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促共赢——甘肃省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和水平

来源: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唐云 2024-03-29 16:39:19

从雨水集蓄到河湖治理,从学术交流到平台共建……近年来,甘肃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一批国际合作科技重大专项,在水资源利用、农业等重点领域取得成效,开创了甘肃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局面。

经验引进来 技术走出去

为执行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洮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引洮工程受水区高质量发展水资源安全保障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系统学习借鉴引进莱茵河水生生物恢复技术,水污染治理及流域资源和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与经验,2023年10月,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赴德国、荷兰、瑞士系统学习引进莱茵河生态保护技术,与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苏黎世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借鉴莱茵河生态治理保护经验,研究解决制约洮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

据甘肃省水科院河湖水生态研究所所长秦力介绍,代表团参观了莱茵河水文监测站,学习了水污染监测预警技术,该监测站被称为“水污染的永久雷达”。

“功能齐全完备的监测设备和水污染数据评估的计算机程序是监测站的核心和先进技术,我国河流监测技术中也需要这样的监测设备,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借鉴莱茵河先进的技术经验,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秦力说。

考察学习后,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洮河的径流、泥沙等关键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以提升洮河流域气象水文情势的科学认识,为后续开展各项研究奠定基础。秦力说:“针对引洮供水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利用,我们开展供水与需水平衡、多水源多用户协同配置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洮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引洮工程受水区高质量发展水资源安全保障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强甘肃省水资源安全保障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科技竞争力为中心,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同时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创新合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河湖治理经验“引进来”的同时,甘肃省水利科学院的相关技术也在积极“走出去”。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成祥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肯尼亚开会,会上总共12人,其中8个人就来过甘肃。所以当时他们开玩笑说,说起滴灌人们会想到以色列,说起雨水集蓄利用,人们应该想到中国的甘肃。”

近年来,随着国际科技合作的不断深入,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惠及沙特阿拉伯、肯尼亚、柬埔寨等国。

柬埔寨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炎热。虽雨水资源丰富,但因缺乏有效的水管理制度,雨季洪涝成灾,旱季又饱受缺水之苦。2016年起,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便与柬埔寨开始了合作。此后,双方先后实施了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柬埔寨洞里萨湖流域水资源利用技术应用与示范”“中国(甘肃)-柬埔寨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等4个专项合作项目,农业节水灌溉、雨水集蓄利用试验示范已在柬埔寨落地生根。

马成祥说:“受柬埔寨农业部的委托,我们和柬埔寨理工大学、农业部农业发展研究所一起做农业节水灌溉制度的试验,目前已经进行了两年,它将形成柬埔寨国家的农业节水灌溉制度。”

除此之外,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还积极承办国际培训任务,内容涉及雨水集蓄、旱作农业等方面,目前已有1170多人受益。

“我们积极承担了很多国际合作项目,希望通过合作,积极宣传推介甘肃。”马成祥说。

资源交换 技术互补

马铃薯在甘肃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是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与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农业大学自2015年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就科技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实验室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2019年,在甘肃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与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中俄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产业发展关键技术转移与示范》。该项目围绕我国马铃薯区域优势,在相互交流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开展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两国技术的优势互补。

立项以来,中俄双方联合建立了“丝绸之路中俄技术转移中心”和“中俄马铃薯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联合实验室”两个科研合作平台。通过种质资源交换、线上线下学术交流,开展马铃薯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示范,并在高寒冷凉地区推广种植,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吕和平说:“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在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繁育、病害防控和储藏加工方面具有优势,会给俄罗斯提供陇薯系列等主栽品种,生产脱毒苗10万株,并繁育微型脱毒种薯。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也会把俄罗斯比较好的品种引过来。”

针对在马铃薯种质创新、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方面的不足,双方开展了技术交流和培训,培养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及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人员,组建了国际合作创新团队,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正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工作才取得如今的成果。取长补短、引进来走出去,实现了两国马铃薯资源和研发技术的优势互补,有力地促进了中俄两国马铃薯产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据吕和平介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还积极参与“尼泊尔马铃薯优质高效种薯繁育技术援助”项目,积极筹划专家到尼泊尔进行种质资源互换,并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围绕我省科技现状和发展需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支撑,我们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甘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吴涵)

(原标题:“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促共赢——我省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和水平)

相关推荐
中国西北打造“一带一路”技术合作新高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在石油炼化、太阳能开发、旱作农业等方面积累大量经验的甘肃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技术合作,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写照。

甘肃天水松籽实现首次出口

日前,天水幸福里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1.65吨松籽顺利发往比利时,这是甘肃天水松籽首次出口。

通讯丨再走古丝路 探求融汇东西方文明的“道”

甘肃省地处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从省会兰州出发一路向西,可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古城呈串珠状分布在古丝路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