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丨中泰免签“满月” 旅游业者“忙坏”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麓伊 2024-04-02 16:31:18

新华社曼谷4月1日电 通讯|中泰免签“满月” 旅游业者“忙坏”

新华社记者高博 王腾 万后德

4月1日,适逢中泰互免签证协定生效“满月”。记者在泰国走访发现,自3月1日中泰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两国迈入“免签时代”以来,中国游客访泰热度持续攀升,助力泰国旅游业焕发生机与活力。

2854594b11d041f19b8f4fc7ced57d1e.PNG

3月29日,游客在泰国芭堤雅真理圣殿拍照。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3月29日,记者在海滨城市芭堤雅的码头看到,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幸福之旅领队王晓梅正带着20多人的旅行团出海,团旗上悬挂着一个熊猫吉祥物,远远望去格外醒目。

王晓梅从事旅游行业已有15年。今年3月以来,她几乎每天都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王晓梅用沙哑的声音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一个月大概带两个团从成都来泰国,现在一个月要带5个团,公司所有领队的业务都排得很满。”

b0bd8e04a9bb4b0b82756723fa666cb6.PNG

3月29日,游客在泰国芭堤雅真理圣殿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王晓梅说,中泰实行互免签证极大便利了两国人民往来。“互免签证省去了办签证的准备时间,入关也变得更顺畅,时间和经济成本降低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

不同于跟团游,来自广东潮州的张冰冰和朋友们选择了自由行。“这次来泰国旅游的体验很好,我们感受到了泰国人的热情好客,也感受到了免签带来的便利。”张冰冰说。

旅游业是泰国支柱产业,这里有独特的热带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自今年3月1日中泰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以来,无论是在首都曼谷,还是在普吉岛等地,中国游客明显多了起来。

泰国观光协会秘书长阿迪·猜拉达那农说:“2023年中国赴泰游客约350万人次,预计今年将增长约一倍至600万到800万人次。”

cfa0125611cc40719c6a33d3b6041923.PNG

3月29日,游客在泰国芭堤雅真理圣殿拍照。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a82f8288fe274ed3b99de1654f20eaec.PNG

3月29日,游客在泰国芭堤雅真理圣殿拍照。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泰国累计接待外国游客超过937万人次,创造收入约4547亿泰铢(1美元约合36.4泰铢),其中中国游客超过175万人次,稳居榜首。

中国游客的到来让泰国旅游业者信心满满。在芭堤雅附近格兰岛上负责给游客拍照的梅塔·革翁说:“我亲身感受到免签后中国游客的增加,现在一天我要给20多个中国旅行团拍照。岛上中国游客特别多,让我们的收入增长不少。”

政策利好带来“双向奔赴”。中泰互免签证也使泰国游客赴中国旅游的热情高涨,文化游、民俗游等中国旅游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泰国游客关注。

6a1fc5a43e0344b59a8b2a93629a1b9c.PNG

3月29日,游客在泰国芭堤雅真理圣殿游览。新华社记者 王腾 摄

“中泰互免签证协定生效,既凸显双方信任度的提升,也推动两国人民交流互动,尤其促进了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阿迪说,未来泰国将着力恢复与发展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完善景区环境治理、开发更多景点和路线,持续吸引和服务中国游客,促进泰国旅游业发展。

相关推荐
逛非遗大集、赏民俗特色、品地方美食——山西石楼推出10条“五一”小众旅游精品线路

五一假期,山西省石楼县深挖当地文旅资源,围绕崖头、柏卜湾、黄河奇湾、留村伟人路居、东征纪念馆、郝家大院、永由村等区域景点,推出十条小众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满足游客“短途深游”与“沉浸体验”的出游需求。

俄首都莫斯科开设金融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俄罗斯储蓄银行在莫斯科市中心德米特洛夫卡大街设立的新综合服务网点28日正式投入运营。

肯尼亚:多样化旅游资源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旅游业作为肯尼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呈现强劲复苏态势。2024年,得益于电子签证改革、数字游民签证推广及生态旅游发展等创新举措,肯尼亚接待国际游客达240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近20%,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