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贡献全省20.3%进出口额 浙江自贸试验区2024年有何新动作?

来源: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4-04-03 15:01:00

春意正好,万物萌发,浙江自贸区建设传来新进展。4月2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情况和2024年的发展规划。

b1695d9e544c4c26bda3bbbf2bac7fdb.JPEG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现场 见习记者 汪雨晨 摄

2023年,浙江自贸试验区继续引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占全省不到0.25%的面积,贡献了5.9%的新增注册企业、8.5%的税收收入、20.3%的进出口额和19.8%的实际利用外资。

近期,浙江省自贸办制定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作为指引自贸区2024年工作的纲领,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4+8+2”。

顶层设计上,聚焦《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关于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若干意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和《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这4个文件;专项改革方面,聚焦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提升、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口岸通关便利化、提升口岸服务和监管数字化水平、推广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这8个领域;项目合作上,聚焦2个联动。一是提升省内联动,深化打造“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全省域开放格局。二是提升长三角联动,主办好第四次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会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离岸贸易真实性审核平台等项目合作。

为保障“4+8+2”重点工作落地,浙江自贸试验区将通过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联盟、开展访学培训、推进课题研究等机制,加强自贸试验区的“三支队伍”建设。后续也将发布年度课题清单,包括数字自贸区提升、国际绿证交易、跨境数据流动负面清单、生物医药集成等一批专业课题,欢迎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社会机构主动“揭榜挂帅”。

发布会现场,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发布了自贸区建设已取得的成效。自2017年挂牌以来,舟山片区聚焦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取得了大宗商品产业链建设、油气贸易交易等多领域和自贸试验区建设这三方面成效。去年舟山港域油气吞吐量1.57亿吨,铁矿石1.84亿吨,均居全国第一,有效保障了我国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完成江海联运量3.2亿吨,覆盖长江沿线30多个港口,其中粮食占全国“海进江”粮食总量的65%,为保住老百姓的“饭碗”贡献力量。此外,舟山片区已累计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299项,成为名副其实的“试验田”。(见习记者 汪雨晨)

(原标题:贡献全省20.3%进出口额 浙江自贸试验区2024年有何新动作?)

相关推荐
透过港口码头看中国外贸“含新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上半年甘肃外贸逆势突围 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3.8%

7月22日,记者从兰州海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出口85.6亿元,增长40.5%;进口266.5亿元,增长31.7%,增速排全国第一。

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逾352亿元

7月22日,兰州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甘肃外贸逆势突围,以33.8%的同比增速实现“总量稳增、质量攀升、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