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探访息烽集中营旧址,追寻先烈们的热血与信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4-04-05 17:23:27

4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探访息烽集中营旧址,追寻先烈们的热血与信仰》的报道。

距离贵阳60公里的息烽集中营旧址,有山有水,古树参天,根本看不出曾是一座秘密监狱。这里曾关押了罗世文、杨虎城、黄显声、许晓轩、马寅初、张露萍、“小萝卜头”等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他们在“魔窟”中悄悄展开战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不朽篇章。

如今,息烽集中营旧址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一年清明时,记者实地探访这里,追寻先烈们的热血、信仰和胆魄。

炼狱

息烽县境内山峦起伏、地势险要,素有“川黔锁钥、黔中咽喉”之称。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重庆。1938年11月,军统在距息烽县城6公里的阳朗坝圈地80多亩建成息烽集中营,对外挂牌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当时,军统在西南地区设立了三个秘密监狱,其中息烽集中营的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级别最高。只有2000多人口的息烽县城,一下子涌入1.5万余名军统驻扎人员,常年关押400至500人,最多时达6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军统第二大本营。

“整个息烽集中营的运转方式充满了虚伪气息。”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张伟娟说。

一走进息烽集中营大门,便可看到头顶四个大字“抬起头来”,意思是关进这里的“犯人”抬头看清现实,早日“交代”。集中营一边是湖泊、礼堂、篮球场等特务们的休闲活动场所,另一边是监牢。监牢以“斋”命名,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共9个“斋”、52间牢房,“犯人”按案情、职位、政治身份、年龄、性别分“斋”囚禁。

205344343333253121.jpg  息烽集中营内牢房。除署名外组图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惊亚摄

牢房里,睡觉的通铺每人一尺三寸,翻身都难,用黑纸糊着的窗户不透一丝光线;“犯人”吃喝拉撒都在牢房,不能理发洗澡,个个惨不忍睹,肠胃病、痢疾肆虐;案情重的“犯人”出去“放风”,要关在一个小木笼内。

牢房后,有一座天然溶洞,特务在里面设置了刑讯室和水牢,酷刑有12种之多。“这里曾是老虎栖身之处,当地人称作‘猫洞’,特务却称其为‘妙洞’。”张伟娟说。

据统计,从1938年11月设立到1946年7月撤销,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1200余人。其中,被秘密杀害和折磨致死的有600余人,最后转押重庆者仅72人,且大部分被杀害于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的国民党大屠杀中。

狱中秘密支部

1940年底,在成都被捕的中共高级干部罗世文、车耀先被送到息烽集中营关押。同一间囚室中,还有原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许晓轩、中共地下党员韩子栋,这无意中为“中共狱中秘密支部”的成立提供了组织条件。

205344351923187713.png  

罗世文像。新华社发

1941年3月,特务头子戴笠派自己的同乡周养浩接任息烽集中营主任。周养浩上任后,着手搞所谓“狱政革新”,在狱中开办卷烟厂、肥皂厂、印刷厂等,把“犯人”改称“修养人”,逼迫“犯人”劳动,榨取更多的劳动成果。

“犯人”也因此有了碰头、交谈、联络的机会。有丰富地下斗争经验的罗世文看准时机,四处联络难友。年底,以罗世文为支部书记,车耀先、许晓轩、韩子栋为核心成员的“中共狱中秘密支部”在这个特殊的战斗环境里诞生了,党员遍布各字号“斋房”。

为达到“政治攻心”“思想感化”的目的,周养浩除了同意让“修养人”有读书报的权利外,还设立了图书室,创办了《复活月刊》和《养正周报》,并抽了几名“犯人”当编辑。“中共狱中秘密支部”巧妙地把图书室建成了支部的秘密联络点和外界消息来源处,开展对敌斗争。

“天堂”“地狱”

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一位烈士的口红、粉饼等遗物常常引来关注。遗物的主人名叫张露萍,假如晚出生几十年,她必定和很多女孩子一样,成为时尚达人。

1939年10月,18岁的张露萍受共产党派遣,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1940年3月,地下党支部不慎暴露,张露萍等7人不幸被捕,后被转押到息烽集中营。1945年7月,他们在息烽快活岭遇害。

在狱中,张露萍经常给“小萝卜头”讲故事。“小萝卜头”即“共和国最小的烈士”宋振中,在息烽集中营被关押3年多。息烽集中营撤销时,“小萝卜头”随父母被转押至重庆,他的一生基本都在狱中度过,遇害时不满9岁。

由于被捕时“小萝卜头”尚年幼,他的妈妈徐林侠在狱中东拼西凑缝补了两块尿布。牢房昏暗潮湿,尿布无法晾干,徐林侠白天把湿尿布围在腰上,夜里垫在身下,用自己的体温暖干,时间一长,她得了风湿病,蹲下起不来,起来蹲不下。

息烽集中营的大门原有一副对联:“天堂地狱唯人自择;成功失败权操我手。”在这个炼狱般的“秘密世界”,骨瘦如柴、衣不蔽体的“犯人”们,意志却如钢铁。

在国民党秘密监狱被关押了14年的中共地下党员韩子栋曾说:“‘自首’‘反共’便可进‘天堂’,‘执迷不悟’自然只能入‘地狱’了,绝大多数革命者都选择了入‘地狱’。”

“在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的1200多人中,没有出现一个如‘甫志高’般的叛徒。”张伟娟介绍说。

红宝石戒指

韩子栋是小说《红岩》中“疯老头”的原型,曾与张露萍同时被关押在息烽集中营,1947年从重庆白公馆成功越狱。新中国成立后,韩子栋从北京调到贵阳工作,他的第一桩心愿便是寻找张露萍等七烈士的坟墓。

韩子栋在息烽集中营周边走了许多地方,逢人就问:“你听说过这一带一次杀了六个男的一个女的吗?”

后来,他经打听来到一片荒山上,知情人指着一大一小凸起来的两片枯蔓野草,说这就是坟地的时候,韩子栋掩面饮泣:“张露萍,活泼文雅、宁折不屈的张露萍,她就长埋在这里?”

韩子栋请农民开采了一些石头,重砌了七烈士的坟墓。20世纪80年代,当地举办七烈士迁墓仪式。坟墓打开时,底下竟有一只红宝石戒指,众人都惊叫起来。

在场者只有韩子栋认识这枚戒指——这是党组织派张露萍打入军统时给她的信物,她爱这枚戒指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她的脊椎骨被子弹打断,全身多处骨折,头颅也碎裂了,但戴着红宝石戒指的手指压在头骨下。”韩子栋曾回忆,“也许她生前最担心戒指落入敌特手中,在生命弥留之际,把手有意压在脑后了。”

205344353684795393.jpg  

张露萍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据张伟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先后投入5000万元,用于集中营旧址保护、修复和建设。开放以来,这里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1000万余人次。

“为了掩盖罪行,军统特务离开息烽时,用黏土将‘猫洞’填埋,经过三次大规模发掘,许多秘密仍深埋于地下。”张伟娟说,息烽集中营被关押人员具体名单,绝大多数遇难者的遗骨究竟在何处,都是难解之谜。

“息烽集中营见证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历史,是共产党人、爱国将领、进步人士与军统特务进行意志、信念、人格较量的特殊战场。”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覃爱华说,在这座“魔窟”中,无数革命先烈体现出坚定信仰、宁死不屈的红岩精神。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染红了共和国旗帜,铸就了共和国巨大的红色基石,必将在烈火中永生。

相关推荐
赏灿烂春景 “地球彩带”百里杜鹃花开正盛

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原始杜鹃林面积大、种类多、保存完好,有“地球彩带”之誉。

当年轻人回老家拍起了乡村情景剧……

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一个偏远村庄,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的戴繁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靠手机拍摄乡村情景剧在全网“吸粉”800多万。

苗山侗水绘斑斓——民族文化弘扬创新黔东南实践

17年前,国内一知名学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进行文化考察,曾用这句话盛赞给他带来震撼的苗族群众和苗族文化。17年后,站在新起点审视,黔东南,美丽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