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望江太慈镇:林下养鸡铺金路,富民兴村开新篇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4-28 11:27:30

2023年以来,安徽望江县太慈镇马山村立足村情实际,从盘活村集体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出发,自力更生,探索出适合村情实际的“特色养殖+村企共建”发展之路,以“林下养鸡”做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拓展延伸河滩养殖山羊和有机绿色蔬菜种植,以“订单农业”模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大跨越,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2024年预计同比增收40%。

马山村地处武昌湖畔,东与国道347线相连,西与省道246线相接,辖18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1273户、4896人。村庄属半丘陵地貌,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村落。2019年顺利脱贫后的马山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光伏政策,自主造血能力薄弱。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一届“两委”班子在聚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谋发展、带头干,翻开了马山村乡村振兴新篇章。

摸清家底,盘活资源,做优特色农业。村“两委”班子先后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等召开座谈会20余次,集思广益,共商村级发展大计,吸纳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经过多次调研和座谈,对村内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摸底盘点,科学规划村级产业发展蓝图,以“林下养鸡”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订单模式”列出每月发展事项,逐一消单落实。位于红雀组的原养鸭大棚是几年前的政策项目,一直效益不佳难以维持经营。2022年,马山村党总支经过多次商议,决定以村集体产业公司为主体,对2座养殖大棚进行修整、清理、消毒。又从江西引进优质的土鸡苗,依托大棚周边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养鸡”项目。同时,整合土地资源,积极流转荒山荒地等土地资源,种植高粱油菜轮作100亩、林下套种中药材“艾草”30亩。2023,马山村趁势而上,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拓展发展空间,林下养殖基地鸡苗增加到10000只,同时,持续盘活资源,提升发展动能,将位于双堰组的原养鸭大棚与50亩河滩、山场相结合发展“河滩养羊”,现有大小山羊百余头。

班子示范,党员带头,激活发展动能。马山村坚持把村“两委”班子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心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林下养殖”项目落地实施后,面临着村民诸多质疑和实际的困难,村“两委”班子成员苦干实干,一项一项去解决,一项一项去落实。购买鸡苗、饲料、防疫药品的支出,由村“两委”先行垫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拜访有养殖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科学分区、控制总量、接种疫苗等方式确保了生鸡顺利出栏。三名有养殖经验的党员主动请缨,自愿承担起看护基地、接种疫苗等工作,为村分忧。

多方联建,聚合活力,拓宽增收路径。马山村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以“万企兴万村”扶持政策为契机,先后与安庆市环新集团、望江县第二自来水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友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对口帮扶、结对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拓宽了马山村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提供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为村级集体经济安上了发展“引擎”。村“两委”积极争取机遇,打造有机、绿色、健康的农业产业,多次邀请帮扶单位到村调研,参观村内种、养殖基地。通过大力宣传村内资源、产品优势,与帮扶单位签订农产品供销框架协议,为村内农产品销售开辟了“绿色通道”。2023年马山村向帮扶企业销售40余万元的农副产品。

党建引领,成果共享,带领群众致富。马山村坚持以村级党组织为主导,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开启村民共富新征程。探索建立党员担任“作业队长”管理方式,建立村内劳动力资源库。通过网格化管理,对村内公益性岗位和留守劳动力进行分类管理,合理有效安排用工,提高劳动效率。村级养殖、种植基地,农忙时节最高用工可达120人次,通过“作业队长”及时发动,既保障了村级产业的用工需求,又促进了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互利共赢。马山村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在基地务工,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提高他们致富主动性和积极性。每年村级集体产业能带动200余人就业,2023年共支付公益性岗位、村民劳务工资高达55万元。(常静  杨新梅)

相关推荐
申洲针织(安徽)时尚服装智能制造项目在安徽望江开工

4月8日,位于安徽安庆市望江县经济开发区的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时尚服装智能制造项目开工活动举行。

安徽望江:政企携手打造医养融合新标杆

坐落于安徽省望江县焦赛湖畔的壹养老年公寓,正以"一碗汤的距离"服务理念,为银发群体构建起"医疗+养老+康复"三位一体的金色晚年生活圈。

相约金色花海 安徽望江漳湖镇举办油菜花赏游系列活动

近年来,望江县漳湖镇着力打造油菜花海、万亩稻田、圩上花田等景观,先后获得中国美丽田园、中国最美油菜花写生创作目的地、安徽省生态乡镇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