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无为:智能育秧尽显“科技范儿”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5-20 17:45:28

当前,正值安徽芜湖无为市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农业部门正推动传统农业创新升级,全力推进集中育秧工作,让广大种植户从以往的“靠天种田”转为“靠科技种田”。

走进位于陡沟镇的无为市鲁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育秧中心,一条水稻育秧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经过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等一系列精细化工序,秧盘在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下,整齐地被转运。再经暗化技术催芽后,秧苗经自动化传送带将会被送到有着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大棚中。高效的生产方式,不仅缩短了育秧周期,提高了育秧的效率和成功率,而且流水线作业产出的秧苗,整体质量相对稳定,标准化的秧盘更加适合插秧机栽插,可以大幅缩短插秧时间。

“我们这个智能育秧流水线1小时大概可以做1000个秧盘,那么一天就可以出1万多个秧盘,如果按一亩地30个秧盘计算,那么一天的作业量就可以满足350亩大田需要。这个既省时,又省心,而且非常均匀。相对于以前的传统田间育秧,效率提高了十倍以上。再配合我们的叠盘暗化和水肥一体灌溉系统,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实现在育秧大棚里面快速催芽和育秧,整个育秧成本每亩地能节约100元以上,更有利于我们开展机插秧作业服务。”无为市鲁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进说。

为提高水稻育秧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无为市大力推行育秧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依托各类经营主体已建立育秧基地30余个,满足了农户用苗需求,为全市水稻单产提升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打下坚实基础,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积极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集中育秧,扩大机插秧面积,不断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目前已建成15家育秧中心,全市已建成33家育秧中心,通过采用智能育秧流水线+育秧基质+叠盘暗化催苗+温控育秧大棚的育秧模式,积极开展集中育秧作业,为粮食稳产增效打下坚实基础。”无为市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工程师丁松表示。(何义安)

相关推荐
安徽无为高沟镇:实干笃行开新局 招商引资谱新篇

无为市高沟镇推动电缆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转型,探索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特色发展之路。

安徽无为泥汊镇:羊肚菌赋能乡村振兴 集体经济开出致富花

眼下正是羊肚菌成熟的时节,位于安徽芜湖无为市泥汊镇金湾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安徽无为市总工会:多举措提升就业民生工程援助行动实效

2月3日以来,安徽无为市总工会联合人社、企业、平台等多方力量,建立工会为主导,多方面支持的“1+N”协作机制,提高“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