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埃联合开展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6-19 16:20:31

新华丝路开罗6月19日电(记者姚兵、张健)中国-埃及文物数字化调查与研究项目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塞加拉考古基地正式启动。

项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共同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团队和塞加拉考古队及埃方相关队伍共同执行。

项目学术主持人埃及学专家颜海英教授表示,这是中国埃及学专业的研究人员第一次系统整理未曾公开发表的“第一手资料”,对重要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整理、研究和解读,标志着中国的埃及学研究进入学术前沿。

项目队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薛江博士说,该项目合作三年,共六期,主要是对自2018年以来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考古队在塞加拉北区巴斯泰特神庙遗址发掘出的上千具人形木乃伊木棺进行数字化扫描与拍摄、整理、研究,并协助修复埃及卡纳克神庙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等一揽子合作项目,将共同以中、阿、英三文方式向全球发布最终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埃及青年筑梦红海之滨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红海苏伊士湾旁。如今,在园区工作的埃及员工已有约1万人。他们在这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也为埃及的发展和中埃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通讯|“感谢中国师傅的传帮带”——中国家电企业助力培养埃及本土产业人才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在这里工作5年,收入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也积累了项目执行经验。”海尔埃及生态园空调制造工厂运营部经理塔里克·巴利格用流利中文对记者说,“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在别的地方学不到。”

专访|埃中共建“一带一路”以双赢模式驱动共同发展——访埃及前总理谢拉夫

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表示,埃中不断深化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埃中关系的重要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以双赢模式驱动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