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依托良好的生态和森林资源优势, 把发展乡村绿化经济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经济等,探索推广“绿色+”乡村绿化经济发展模式,擦亮乡村“美丽底色”,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态新画卷。
做强庭院经济增绿添金。萧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情况,通过村集体推动143个村集约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小花园、小果园等庭院经济,让“方寸地”成增收“聚宝盆”。目前,已打造刘套镇水晶梨、杜楼镇软籽石榴等 24 个庭院经济示范村。
发展林下经济借绿生金。该县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开发食用菌、林畜、林禽、山野菜、金蝉等绿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目前拥有6 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方式,高效利用森林面积超 8 万亩以上。
培育森林康养经济守绿换金。该县依托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将萧县疗休养路线列入杭州市拱墅区职工疗休养推荐线路,揭牌宿州市首个沪苏浙地区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基地坐落于皇藏峪景区内部,涵盖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娱乐游玩、研学科教等诸多功能板块,具备吃、住、游、学、娱、养优越条件和接待大规模职工疗休养的服务能力,成为萧县探索“森林+”融合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进一步释放了绿色发展新动能。目前,已接待长三角地区职工疗休养40批次2100余人。(李兰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