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埃合作纪录片《海丝双城记》在埃及开拍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7-01 16:56:40

新华丝路开罗7月1日电(记者董修竹、张健)中国、埃及合拍纪录片《海丝双城记之从刺桐港到亚力山大港》6月30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双方主创团队对话会暨埃及开机仪式。

福建省广播电视局负责人王中、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总经理刘用通、《海丝双城记》的制片人兼总导演徐红蔚、埃及尼罗河专业电视局主席乌萨马·巴赫纳西、埃及国家电视台导演哈南·拉迪等中埃嘉宾共同出席仪式并展开交流。

王中在发言中介绍,“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就在福建泉州。10至14世纪,泉州港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如今,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中埃合作拍摄纪录片《海丝双城记》,就是为了致敬海上丝路这条伟大的航线,重温这条航线上和平交流的故事,讲述中埃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刘用通在致辞中说,虽然远隔万里,在中埃双方制作团队共同努力下,纪录片拍摄制作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希望通过《海丝双城记》让阿拉伯国家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发展成就,助力增进中阿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经典作品。

巴赫纳西表示,中埃都有古老的文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媒体合作也不例外。希望双方以《海丝双城记》为开端,未来继续联合出品一系列反应中埃两国各方面合作的纪录片,增进两国人民的民心相通和友谊。

据徐红蔚介绍,2021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与埃及国家媒体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出品《海丝双城记》。 2023年,《海丝双城记》入选首届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 参与中宣部 “新时代·新影像 ”中外纪录片联合创作计划。

据悉,《海丝双城记》共4集,单集时长25分钟,主题涉及中埃双城源远流长的商贸纽带、中埃双城文明的交汇与共生,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埃双城共同打造“数字丝路”,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案例等。

相关推荐
新峰埃及装备及钢铁制造中心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8日,新峰钢铁(埃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装备及钢铁制造中心项目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举行开工仪式。

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在埃及举办

27日,由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埃及中国大学、中国石化非洲代表处联合举办的“国际中文日”活动在埃及中国大学纳塞尔校区举行。

武汉大学与埃及本哈大学签署备忘录 共建“武汉-本哈研究生院”

当地时间4月17日上午,武汉大学与埃及本哈大学在埃及首都开罗正式签署关于建立“武汉-本哈研究生院”的谅解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