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十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
作为拥有百余年历史积淀、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中资银行,十年来,中国银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工作,支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成为共建繁荣丝路中的重要金融力量。
自2014年提出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以来,中国银行持续以金融力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中国银行在拓展“一带一路”服务网络、推进见签项目见实见效、深化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开展多边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小而美 惠民生”项目、发行“一带一路”债券、创新“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加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银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提供授信支持逾2900亿美元。图为中行支持建设的南太平洋重要交通枢纽——秘鲁钱凯港。
拓展“一带一路”服务网络
今年9月,中国银行利雅得分行开业。选择在沙特设立分行、服务中沙贸易投资往来,是落实关于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以金融之力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扎实举措。
2013至2023十年间,中国银行境外机构新增覆盖26个国家,其中22个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中国银行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持续在相关国家增设机构,发挥金融桥梁纽带作用。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境外服务网络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是在全球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布局较广的中资银行。
除自身布局外,中国银行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非洲贸易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均开展了良好合作,支持其在全球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项目投资活动。
此外,中国银行积极在国际金融协会、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多个国际金融组织履职,并积极发挥作用。
2023年9月5日,中国银行利雅得分行开业,至此中国银行境外服务网络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聚焦“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广覆盖
2023年10月17日,作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场活动,“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现场,中国银行与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沙特、新加坡、南非、秘鲁、柬埔寨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代表签署8项务实合作协议,涉及基础设施、光伏储能、绿色转型、电信网络、本币合作等领域,签约项目数位居金融机构前列。
十年来,中国银行加强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支持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燃气电站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成功案例,项目汇集了中国工程总承包方、沙特投资者、乌当地建设者和多国金融资源。项目采用全球先进设计理念,环保水平国际领先,项目建成后将替换燃煤机组,预计项目全周期内减碳5500万吨,对乌兹别克斯坦能源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项目总投资四分之三需融资解决。中国银行作为全球牵头协调行,设计了符合国际惯例的项目融资结构,经专业高效的统筹协调,筹组由多家跨国银行和多边机构组成的国际银团,为项目落地提供金融保障。项目在当地创造700多个高质量就业机会,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满足乌兹别克斯坦15%电力需求。
这仅是中国银行牵头筹组国际银团支持乌兹别克斯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的一个缩影。
在克罗地亚,横跨克罗地亚南部亚得里亚海的小斯通湾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连接该国大陆与佩列沙茨半岛,大桥长2.44公里,于2022年7月26日正式通车,是中克建交以来规模较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中克与欧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合作的重点战略民生项目,也是我国率先在欧盟境内实施的由欧盟提供资金、采取欧盟标准、全球招标而由中方中标的重大工程项目。
在上述项目项下,中国银行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开立投标、履约、留置金保函共4笔,保函总金额达5320万美元,通过中行跨境金融、国际结算业务助推中国企业“中国建造”进军欧洲开门红。
在坦桑尼亚,连接东非多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出海通道——坦桑尼亚中央线标准轨铁路伊萨卡到姆万扎段项目正线全长249千米,是东非地区中部走廊规划网络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项目顺利完工后,将大幅提升坦桑尼亚交通运输能力,是我国与非洲国家积极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帮助东非国家提升整体交通运输状况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点工程。中国银行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开立履约、预付款保函3笔,金额共计折合2.95亿美元,为推动中坦两国加深传统友谊,强化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中坦关系走深走实贡献金融力量。
日前,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开通。雅万高铁开通后,将显著提升印尼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人员和商品流动,给沿线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和巨大经济效益,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这背后也有中国银行的支持。
2017年4月,中印高铁公司与高铁承包商联合体(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组成)就该项目签订了涵盖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提供高铁12列。
2018年,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授信客户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为该项目提供高铁车辆。分行为公司开立该项目项下履约保函及预付款保函共3笔,金额累计5489.24万美元。
在塞尔维亚,博尔铜矿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是塞尔维亚的核心工业项目,也是该国唯一的铜矿在产项目。然而,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大量员工失业问题让塞尔维亚当地政府颇为棘手。
深陷困境之中的塞尔维亚想到了中国这个“铁杆朋友”,向我国驻塞大使馆求助。我驻塞大使找到中国银行塞尔维亚子行,希望中行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特色,促成中资企业与博尔铜矿合作。中国银行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塞尔维亚政府及紫金集团之间牵线搭桥,协助双方会谈互访、撮合服务。
在中国银行的并购贷款融资支持下,2018年12月,塞尔维亚博尔铜矿项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交割仪式,紫金矿业以3.5亿美元取得该项目63%股权,这是当时中国对塞投资的最大项目。
为支持该项目,中国银行先后为该项目发放并购贷款支持项目交割,后续还发放了支持项目运营贷款、推进技术改造贷款及主要供应链企业提供结算、汇兑业务等,为项目顺利运营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该项目是受到中塞两国关心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塞尔维亚高层在访问中频频提及该项目,并表示,紫金矿业让塞尔维亚百年老矿“重生”,这是中国企业投资塞尔维亚的典范。
这样的重点项目还有很多。十年来,中国银行以金融服务支持了中老合作旗舰项目——中老铁路、南太平洋重要交通枢纽——秘鲁钱凯港、中亚单体规模较大的风电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风电、中东太阳能发电代表项目——迪拜光热光伏一体化电站建设等一批标志性项目,以及中投公司收购黑石集团物流资产LOGICOR等区域合作典范项目。项目遍布中亚、中东、非洲、中东欧、南美等区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得到各界广泛欢迎与认可。
从重点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152个共建国家都是中国银行支持服务的重点区域。
中国银行重点聚焦共建国家当地龙头企业、重点客群,提供专业金融服务,助力其蓬勃发展。积极配合相关部委推动对外交往相关工作,持续推动见签项目落地实施,以金融力量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国家高层的见证下,中行分别于2016年、2018年、2019年与塞尔维亚电信、南非报业集团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署融资意向函、银团贷款协议,并推动项目落地,提供授信支持。
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银行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提供授信支持逾2900亿美元。
助力“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更畅通
十年来,中国银行以聚焦有效促进双边多边经贸往来的项目为重点,在服务中资“走出去”企业、外资“引进来”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行卡塔尔金融中心分行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及“走出去”企业,2023年6月在人民币贷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山东某企业成功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这是疫情以来卡塔尔境内首笔人民币贷款。
据介绍,该企业在中东地区集中运营四个钻井平台。2023年2月底,中国银行卡塔尔分行了解到客户急需支付一笔应付账款,但美元融资成本较高,客户希望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尽快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结合客户需求、资金市场情况及产品配置等要素,卡塔尔分行迅速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展开境内外联动,确定并向客户提交了“人民币内保外贷+境外美元购汇”的专属融资产品组合方案。为避免时差问题和工作日问题(卡塔尔当地工作日为周日至周四)给客户带来不便,配合企业总部工作时间,满足客户对资金使用时效性的要求,卡塔尔分行在收到融资性保函的次日即实现贷款投放。
该笔业务的成功落地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与卡塔尔企业客户的合作关系,也是中国银行以“中国元素”为主线,聚焦中卡双边经贸与投资,持续提升对在卡中资企业服务能力的有力体现。
在马来西亚,根据RCEP协定,中马两国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础上新增了市场开放承诺,我国出口至马来西亚的加工水产品、可可、棉纱及织物、化纤、不锈钢、部分机械设备和零部件,以及马来西亚出口至我国的部分农产品以及部分化工品、纸制品等,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础上可获得新的关税减免。
中国银行马来西亚分行紧跟RCEP带来的政策红利,积极向中马贸易中的当地企业推介人民币服务方案。例如,马来西亚本土某咖啡出口商是马来西亚咖啡生产量和出口量排名靠前的企业,马来西亚分行针对企业需求,与中国银行海内外机构协同服务、形成合力,为其定制人民币综合服务方案,推动人民币在跨境供应链场景的使用。
中国银行一直都是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金融主力军,国际贸易结算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市场份额稳居同业前列。
中国银行不断强化“稳外贸”金融支持。积极把握货物贸易领域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快速增长以及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稳定增长等结构性变化趋势,深入挖掘业务机遇,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在服务贸易领域,紧盯国际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和相关示范区等重点区域,紧盯运输、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建筑等重点行业,强化产品创新推广,提升市场占比。在数字贸易领域,持续强化外贸新业态数字化产品创新,不断丰富产品服务方案,助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中国银行创新推出“中银e企赢”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依托该平台举办一系列“一带一路”专题跨境撮合活动,目前已在全球举办114场撮合对接活动,共吸引来自我国及10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4万余家企业参与,助力企业间达成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系列商务合作。
十年来,中国银行发挥外汇外贸领域专业经验,大力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积极推动人民币计价及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使用,并持续强化跨境人民币产品创新。
2023年1-8月,中行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8.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境内机构与“一带一路”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9194.85亿元,同比增长27.16%。中行境外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14.3万亿元,同比增长4.45%,中银香港12.5万亿元,其他海外机构1.84万亿元,其中,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5728.52亿元,同比增长90.41%。
推动“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更多元
2023年10月16日,中国银行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协助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35亿元人民币可持续发展熊猫债,期限3年,票面利率3.51%。此次发行实现了非洲地区熊猫债零的突破,同时也是首单可持续发展主权熊猫债、首单采用担保结构的主权熊猫债。
本次熊猫债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符合埃及《可持续主权融资框架》的专项可持续性支出,包括但不限于气候防护型农业、清洁交通、可持续性用水和废水管理、卫生、保障性住房、保障性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充分彰显了中埃在可持续发展和债务资本市场领域的合作成果,对推动中埃、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人民币在埃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多年来,依托全球化和综合化经营特色,中国银行充分撬动自身在境内外债务资本市场业务领域的优势,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中国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的金融桥梁。
2021年12月14日,中国银行作为独家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协助匈牙利成功发行10亿元熊猫债,发行期限3年。此次发行是匈牙利继2017年首次亮相中国熊猫债市场后的第三次发行,也是市场率先推出的绿色主权熊猫债。
中匈友谊源远流长,自1949年建交以来已走过74年的发展历程,匈牙利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近年来,两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密切合作。2021年11月,两国就推动绿色发展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2017年,中国银行就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协助匈牙利发行了首单“债券通”主权熊猫债,成为首批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中东欧国家发行人。截至2023年7月末,匈牙利已累计发行四期共计60亿元人民币的熊猫债。
2015-2019年间,中国银行作为发行人,共计发行五期“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发行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一带一路”相关信贷项目,总规模达145亿等值美元,包括人民币、美元、欧元等7个币种。
2023年9月,中国银行成功发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带一路”主题绿色债券,规模合计8亿美元等值。
在债券业务方面,中行是“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发行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币种丰富的金融机构。
作为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中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依托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打造跨境债务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先后协助波兰、匈牙利、葡萄牙、沙迦酋长国、菲律宾等主权机构,亚投行、亚开行、新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机构,以及意大利存贷款银行、大华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熊猫债30支,累计发行金额795亿元人民币。
接下来,中国银行将依托海外承分销中心和海外分行,持续践行国家战略,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各类机构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搭建桥梁。
同时,伴随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提升。为满足市场需要,中国银行将不断丰富面向海外投资者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债券投资、兑换、套期保值和托管综合服务。
共拓“一带一路”幸福路
十年来,“一带一路”从愿景变成现实,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在积极以资金融通助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之时,中国银行注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惠民生项目,助力铺就惠及民众的幸福之路。
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匈中双语学校是中东欧地区唯一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该校成立于2004年。
中国银行(中东欧)有限公司前往学校调研,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和改善办学条件的需求。组织匈中双语学生师生来到我国参加孔子课堂“汉语桥”夏令营,并出资帮助该校改建老旧的计算机教室。
2023年7月,中国银行相关负责同志会见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夏令营师生,向师生们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希望同学们更多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积极推动中匈两国友好交流。
近年来,中国银行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以金融力量支持了一批项目规模总体较小,但具有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提高人口技能素质、提高健康卫生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良好社会效益的境外“小而美”惠民生工程。
例如,在波黑有一家公立区域性综合医院——多博伊医院。多博伊医院项目是波黑塞族共和国近年来投资建设的最为重要的民生项目之一,建成后该医院可提供标准床位490张,现代化洁净手术室8间,极大的改善该区域的医疗服务能力。作为该地区最先进的医院,多博伊及周边8个城市约25万民众将因此受益,项目在建设及后续运营过程中还将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2019年3月,国药国际与山西建设作为联营体与项目业主与波黑塞族共和国相关部门签署商务合同。中国银行于2021年独家为该项目提供4000余万欧元融资。
此外,中国银行还支持了秘鲁卡哈马卡大区中心医院卫生项目、秘鲁瓦伊克罗洛河综合治理项目等一系列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项目,有效提升了共建国家和地区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2015年至2019年,中国银行以高端金融培训形式,面向柬埔寨、8个太平洋岛国、4个拉美国家、4个中东欧国家、9个非洲国家、5个中亚国家等成功举办八期“一带一路”国际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覆盖41个国家和地区,270余名相关国家政商精英踊跃参训,其中副部级以上人员90余人。
多年来,中国银行境外机构积极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合作,举办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国银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支持由国家相关部门指导,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共同主办的“艺汇丝路”艺术展,进一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
2015年10月,中国银行面向柬埔寨举办首期“一带一路”国际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
立足新起点 发出新展望
一项又一项重大支持项目落地、一个又一个创新举措发挥成效。十年来,中国银行不断发力,成为共建繁荣丝路中的重要金融力量,展现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力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站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特色,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当好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进一步发挥“一点接入 全球响应”的全球化优势和覆盖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网络布局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以资金融通助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助力中外工商企业共商合作、共建繁荣、共享未来,奋力谱写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持续完善全球化布局。中国银行将继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进一步完善机构网络布局,打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全球关键节点,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中国银行将持续为中资“走出去”企业、双边投资贸易往来企业和当地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深化双边和区域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支持铁路、港口、电信等传统及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点项目,聚焦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加快培育国际合作新增长点,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
三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中国银行将进一步深化跨境生态场景建设,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更加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和各国特色发展中去,提供包括进出口结算、授信、保函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与客户实现互利共赢。
四是拓宽金融合作渠道。中国银行将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扩大“朋友圈”,与更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多边机构和发达国家商业金融机构携手合作,积极参与构建“一带一路”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促进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行业龙头企业、对华贸易投资企业、中资“走出去”企业及世界500强企业当地分支机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为其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未来,中国银行将持续创新“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模式,在共同框架下更多发出中国声音,促进各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
(原标题:中国银行:成为共建繁荣丝路中的重要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