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在埃及成立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7-29 16:07:37

新华丝路开罗7月29日电(记者董修竹、张健)当地时间7月28日,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在开罗与埃及巴德尔大学汉学研究所签署了合作设立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的协议,并举办了揭牌仪式。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教育公参卢春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巴德尔大学校长、埃及前教育部长阿什拉夫·穆罕默德·希希、巴德尔大学副校长马哈茂德·萨巴希等出席,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梁毅军和巴德尔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院长侯赛因·马哈茂德作为双方代表签署了协议。

该基地设立在巴德尔大学校内,主要开展北非地区国际中文教育调研、举办北非地区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会议以及其他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相关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埃两国的友好关系。

本次协议的签署,是同济大学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学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一项实际举措,也是落实同济大学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化”作为路径方向的学科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新尝试。

自2020年初,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巴德尔大学就已经在多个领域和项目开展合作,并于2022年签署了“同济大学-巴德尔大学合作谅解备忘录”。

相关推荐
埃及青年筑梦红海之滨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红海苏伊士湾旁。如今,在园区工作的埃及员工已有约1万人。他们在这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也为埃及的发展和中埃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通讯|“感谢中国师傅的传帮带”——中国家电企业助力培养埃及本土产业人才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在这里工作5年,收入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也积累了项目执行经验。”海尔埃及生态园空调制造工厂运营部经理塔里克·巴利格用流利中文对记者说,“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在别的地方学不到。”

专访|埃中共建“一带一路”以双赢模式驱动共同发展——访埃及前总理谢拉夫

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表示,埃中不断深化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埃中关系的重要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以双赢模式驱动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