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流大学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哈工大校长韩杰才:人才加科技加创新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8-26 09:45:24

2024太阳岛企业家年会主论坛8月24日下午在哈尔滨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的新质态生产力;一流的教育、科技、人才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各要素实现全方位跃升的关键所在。

06c38257caca43aeb5485e771a331acd.png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作主旨报告

韩杰才表示,一流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使命重大,机遇空前,任重道远。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超常规举措深挖发展潜能,有组织推进航天第一校“尖兵”优势,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势。结合哈工大的探索实践,他提出三点思考。

第一,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要加速集聚人才“第一资源”,为锻造新质生产力培育“源头活水”。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有更突出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变革人才培养范式,培养更多在关键急需领域勇于、善于同高手硬碰硬、掰手腕,具有引领性、颠覆性创新能力的顶尖创新人才。

第二,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加速壮大科技“第一生产力”,为锻造新质生产力建强“硬核实力”。技术的革命性、引领性突破,是催生出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因素。从研究内容上看,每个时代生产力的变革,都源自物质、信息、能源、交通、生命这五个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国家部署的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五大领域在新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发展指引,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从研究范式上看,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研究新范式也呼之欲出。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发展的底层逻辑,加强创新资源统筹组织,全面提升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一流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要精准定位,以率先革新下好有组织科研这盘大棋。

第三,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要加速落地创新“第一动力”,为锻造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就地赋能。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只有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流大学要保持战略清醒、克服“报账”心态,深刻把握成果转化是可持续高质量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以主动作为推动成果就地赋能。

 

相关推荐
迈向“新”高度!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即将启动

6月16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外交部:欢迎更多外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中实现共赢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6月10日表示,中方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提供更多政策红利。欢迎更多外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双向奔赴、多方共赢。

上海海关:“重”“绿”“智”“转”成上海出口新风向

上海海关5月29日公布,今年前4个月,上海市外贸进出口1.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其中,出口值达6290.2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众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商品出口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