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流大学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哈工大校长韩杰才:人才加科技加创新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8-26 09:45:24

2024太阳岛企业家年会主论坛8月24日下午在哈尔滨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的新质态生产力;一流的教育、科技、人才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各要素实现全方位跃升的关键所在。

06c38257caca43aeb5485e771a331acd.png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作主旨报告

韩杰才表示,一流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使命重大,机遇空前,任重道远。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超常规举措深挖发展潜能,有组织推进航天第一校“尖兵”优势,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势。结合哈工大的探索实践,他提出三点思考。

第一,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要加速集聚人才“第一资源”,为锻造新质生产力培育“源头活水”。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有更突出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变革人才培养范式,培养更多在关键急需领域勇于、善于同高手硬碰硬、掰手腕,具有引领性、颠覆性创新能力的顶尖创新人才。

第二,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加速壮大科技“第一生产力”,为锻造新质生产力建强“硬核实力”。技术的革命性、引领性突破,是催生出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因素。从研究内容上看,每个时代生产力的变革,都源自物质、信息、能源、交通、生命这五个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国家部署的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五大领域在新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发展指引,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未来。从研究范式上看,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研究新范式也呼之欲出。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发展的底层逻辑,加强创新资源统筹组织,全面提升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一流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要精准定位,以率先革新下好有组织科研这盘大棋。

第三,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要加速落地创新“第一动力”,为锻造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就地赋能。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只有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流大学要保持战略清醒、克服“报账”心态,深刻把握成果转化是可持续高质量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以主动作为推动成果就地赋能。

 

相关推荐
“助力香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专访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

陈祖恒表示,香港要善用国际化和“超级增值人”优势,吸引更多内地企业落户香港,联合内企“并船出海”,在全球南方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新兴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划重点!2025年我国数据领域明确重点任务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全国数据工作会议日前在京召开。2025年数据工作聚焦哪些方面发力?这次会议划出重点。

中车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元:坚持科技引领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央企动能

12月25日至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中央企业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有力发挥了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贡献更加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