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非合作论坛|专访:携手并进、共同发展,非中更加心连心——访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布希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4-09-02 16:30:50

新华社拉巴特9月2日电 专访:携手并进、共同发展,非中更加心连心——访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布希巴

新华社记者霍晶

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见证非中人民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成果,中非合作论坛使非洲国家更加了解中国,让非中更加心连心。

布希巴说,非中友谊源远流长,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中国航海家汪大渊和郑和的壮举,将古代的非洲和中国联系起来,打开了双方相互认识和文化交流的大门。他们播下的友好种子,使摩洛哥人民和非洲人民对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想象。

布希巴表示,在海水淡化、绿色矿业开发以及沙漠农业等事关非洲国家经济和民生、急需发展的领域,中国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具有很大吸引力;在人文领域,摩洛哥等非洲国家掀起中文热,非洲国家和中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在经贸领域,去年非中贸易额达到历史峰值,中国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谈到非中交流合作的意义,布希巴说,目前非中交流更加广泛,双方合作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非中加快拓展减贫、卫生、教育、科技、环保、气候变化、青年和妇女交流等领域合作。通过加强交流、分享发展经验,中国还帮助非洲提高了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增强了非洲国家发展所需的内生动力。

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布希巴认为,相似的历史与共同的使命让非中命运紧密相连。他希望中国分享更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独特经验,帮助非洲国家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助力非洲国家现代化发展,助力构筑高水平的非中命运共同体。

“中国有句俗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历史见证了非中手足情深。希望以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为契机,让双方友谊变得更加牢固。”布希巴说。

相关推荐
记者手记丨“期待向更多中国读者展示摩洛哥的美”

巨大的海报墙上写满了各种语言的“欢迎”。在第30届拉巴特国际书展会场正门旁,一群摩洛哥孩子正在老师带领下准备入场参观,天真的笑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

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助力摩洛哥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探访中企承建的摩洛哥丹吉尔科技城

丹吉尔科技城被当地称为摩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的典范。摩洛哥政府期望该项目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这项技术在非洲启用 西安高校助力中国技术装备“出海”!

由西安理工大学参与共建的非洲首台源荷协同智能微网试验舱日前在摩洛哥正式启用,由西安理工大学牵头的“中摩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实验室”也同步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与非洲在绿色能源领域合作迈出重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