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东至:以工代赈助力农民增收“有道”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9-04 15:03:5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期,连日晴好天气下,安徽池州东至县尧渡镇高岭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家住高岭村的李国华也正忙碌在施工一线,这是他在高标施工工地做劳务的第二个月。

“现在在家门口干活是真方便,一天就有200元的收入,也不愁妻子没人照顾。”李国华表示,自己平时都在县城周边打打零工,原先由于自己身体不好,找工作十分艰难,现在村里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将本村的劳动力优先安排上岗,解决了出远门工作的烦恼,让他十分满意。

“今年,村里熬上组标段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计划总用工16人,其中本地工人有10人,占比达到62.5%。”高岭村党支部书记洪秀娟介绍道。据悉,今年以来,东至县尧渡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试验田”,积极引导项目区群众以工代赈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实现项目成效、群众收入双提升。

“我们通过组织会议培训和以工带训的形式,会上讲政策、现场讲工序、细节讲要求,培训当地群众110人次,帮助务工群众掌握农田建设务工技能。”尧渡镇农办主任亢四毛介绍道,项目中小工、泥工、模板工、钢筋工等岗位全都面向本地群众开放,镇村两级通过自愿报名、按需设岗、因岗选人、双向选择等流程,带动项目村和周边村劳动力就地务工。

据悉,东至县按照“乡村主建、农民主体”原则,从前期通过评审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选取尧渡镇新建标段作为以工代赈方式试点,引导项目区当地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参与项目建设、监督,实现家门口就业、学技能务工、建项目增收,推进工程质量提高。项目建设涉及高岭村、尚合村、徐村村等12个行政村,建设面积1.8万亩,总投资近5000余万元,吸纳当地劳动力100余人参与现场施工,预计可为当地群众增加务工工资收入80余万元。

下一步,东至县将继续在尧渡镇高标项目区推行以工代赈方式试点,建立健全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制度,发挥群众主动“嵌入”农田建设全过程的主体作用,打通“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最后一公里”,建立群众参与设计、施工、监督、验收、管护的全程“嵌入”机制,让群众在共商共建中共享农田建设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王超)

相关推荐
安徽东至:“三农”智变记

近年来,东至县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积极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安徽东至:稻油轮作显成效 乡村振兴添动能

在安徽池州东至县青山乡双港村,成片的油菜花竞相绽放,花田错落有致,绵延数里,与远山、周边村落交相辉映,勾勒出了一幅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安徽东至:年糕飘香年味浓

春节临近,在安徽池州东至县木塔乡富丰村的皖南达子农产品加工厂,工人们正在加紧制作年糕,房前屋后都飘着阵阵米香,给冬日里的乡村增添了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