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第21届东博会和峰会闭幕 集中签约项目109个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路佳琪 2024-09-28 23:37:33

4c9747dc44d547a0919645b12f9625c5.PNG

9月28日,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参展人员(右一)向观众推介手机产品。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新华社南宁9月28日电(记者黄浩铭)记者从28日下午举行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本届东博会集中签约项目109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93个,制造业项目占69%,各方参展参会热情高涨。

54c0944fd0a44e5aa9fc4ebd0fd02273.PNG

9月28日,观众前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参观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说,本届东博会南宁主展区参展企业2004家,东盟和区域外展览面积占比30.4%,其中,东盟企业740家,占比36.9%,印尼、马来西亚等6国包馆,东盟国家展览规模在国内所有国际性展会中继续保持最高。截至28日14时,累计进馆人数超22万人次。桂林分展区展位总数1093个,参展企业1296家。

4e20e0e69b18470582b47de0c4a5d778.PNG

这是9月28日拍摄的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这里举行。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韦朝晖介绍,本届东博会新设数字技术展区,全面展示AI大模型、虚拟现实、智能终端、裸眼3D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1/3展品是国内首次展出,低空经济管理系统、道路运输车辆风险管理平台等多项数字创新成果发布,“网红”仿生机器人、智航载人飞碟飞行器、可交互空中成像机等一批充满科技感和互动趣味的展品成为本届东博会打卡新热点。

9a320a8f4eb24cdc968092f67ba46513.PNG

9月28日,柬埔寨演员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表演舞蹈。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据介绍,本届东博会集中签约项目主要涉及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储能、有色金属、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和低碳高分子材料、高端半导体化学材料等新兴产业,一批“中国智造”加速走向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等东盟国家,惠及东盟民众。

e86dac5b264a4a029a0ef5f90bcf5c36.PNG

9月28日,人们走出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据了解,第22届东博会和峰会初步定于2025年9月17日至21日举办,主题国将由缅甸担任,桂林市将担任第22届东博会中国“魅力之城”。

2c01d4a1c0674f88be4b144af97236a9.PNG

9月28日,观众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老挝商品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4dae10d62cbf44539031b1a55a783094.PNG

9月28日,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消费者在选购来自也门的商品。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19383851d904b539f1e5fb1a95829c0.PNG

9月28日,参展商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展示巴基斯坦商品。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32774336f39c4ce98624aecc5fa3b079.PNG

9月28日,观众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挑选伊朗商品。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8e573277d95c484395027f5aaa6816d1.PNG

9月28日,观众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挑选马来西亚榴莲。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30afc7961c0b47eab3e05d9a7e124ca5.PNG

9月28日,观众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7dd26dbbd4034d4b93c88a724b252a15.PNG

9月28日,观众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077ee2f567db415e84899d290e9a488f.PNG

9月28日,观众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泰国商品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相关推荐
新华全媒+丨育“新”逐“绿” 稳“链”扩“圈”——从东博会看中国—东盟合作新机遇

知名企业及成长型创新企业参展数量增长15%、新设战略新兴专题亮点纷呈、多个国家和组织首次参会……透过本届东博会可以看到,中国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中深化与东盟务实合作,正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带来新机遇。

走过20年,一场博览会的变与不变

2024年9月,东博会走到第二十一届。20年间,展馆面积变大、参展企业变多、参展商品更新迭代……变化中折射中国和东盟共赢合作的日益深化;20个春秋再出发,新老朋友相聚、合作桥梁屹立,不变中又见前进的新路标。

开怀拥抱天地——东博会人文交流走笔

东博会期间,记者遇到很多像龙·蒂罗西卡一样第一次来中国的客人,也看到很多像卡曼妮一样因为信心和热爱再次回到中国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