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洋洋大观|从“你好非洲”到“你好中国”——中非课堂的“双向奔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4-09-29 17:57:05

近10年来,随着中非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对非洲本土语言人才的培养进入新阶段,目前有7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自1961年开设斯瓦希里语专业以来,现共有5个非洲语种本科专业,另通过三外课程建设或者入门教材的编写覆盖了其他15个非洲语种。

学习非洲语言能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非洲,学习中文亦能帮助非洲民众走近中国,双向奔赴,携手共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表现出兴趣,在工作和生活中用中文交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非洲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民间中文培训机构,掀起了中文学习热潮。

记者:黄涵 刘方强 陈绍华

视频:陈绍华 夏子麟

鸣谢: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

洋洋大观工作室制作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