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非合作论坛丨互惠互利 携手同行——浙江省介绍对非合作情况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梦婷 2024-09-04 18:00:00

围绕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医疗合作等领域,近年来浙江对非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9月4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举办吹风会,介绍浙江省对非合作情况。

经贸合作成果丰硕

近年来,浙江与非洲国家的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经贸合作成果丰硕。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陈江风介绍,浙江已与非洲国家建立了31对友城关系,实现省市县三级友城全覆盖。2023年,浙江对非贸易额达539亿美元,浙江对非投资备案额达46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双方实现贸易额278.8亿美元,同比增长3%。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是浙江省对非投资合作的主力军。”浙江省商务厅总经济师朱军说,在中非经贸合作方面,浙江发挥民营企业优势,2023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对非出口额2772.5亿元,增长21.0%,占比接近90%。

朱军表示,浙江省突出平台载体建设,在非洲布局贝宁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中心、中坦工业园等平台,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强化在非营销网络布局,支持海外仓企业扎根非洲,为外贸企业提供头程运输、尾程配送等服务,目前已在非洲布局36个海外仓。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中非数字经济合作,朱军介绍,浙江省将在今年9月底举办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首次推出“数贸非洲日”活动,深入实践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助力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人文交流合作是浙江省对非合作的特色和亮点。”陈江风说,浙江20多所高校与非洲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先后在喀麦隆、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家建立了8所孔子学院,累计为非洲培养各类汉语人才12万人。

同时,陈江风表示,浙江省积极吸引非洲学生来浙学习,目前在浙高校学习的非洲学生达6500多人;组织开展援非职业培训,为160多家非洲企业培训2800多人。

今年11月,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将在浙江金华开幕。浙江省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介绍,此论坛是由连续举办多年的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月)活动演进而来,活动已累计签约近百个对非合作项目,形成了较丰富的实践、制度与理论成果。

朱重烈表示,本次论坛以“民心相通、文化互鉴、合作共赢”为主题,期待借此全面加强与非洲国家在贸易、投资、产能、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同时,拟举办中非文化和旅游合作大会,邀请非洲国家进行旅游推介,并在摩洛哥、塞内加尔等地设立金华文旅非洲推广中心。

助力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浙江省自1968年起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已累计派出队员1276人次,为当地患者提供服务约1272万人次。”朱军介绍,长期以来,浙江通过派遣医疗队、构建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深化中医领域合作等方式,为推动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396人次获得由受援国政府颁发的国家级荣誉勋章;12名专家于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期间赴非执行抗疫任务;10人专家组2019年赴中非共和国开展“光明行”医疗巡诊;10人专家组2023年赴纳米比亚开展孤儿健康义诊活动……一组数据显示,浙江省援外医疗队成为传递中非情谊的“白衣天使”和友好使者。

此外,浙江省还积极构建对口医院合作机制,致力于为非洲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浙江省3家合作医院已累计接收非方24名专业人员来浙进修,派遣10名专家赴非开展技术指导,向非方捐赠价值约335.2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和药械物资。

朱军表示,在浙江省医疗援非事业中,有的父子两代人接续医疗援非,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代接一代、一批又一批的浙江医务人员,为非洲人民的健康、为中国和非洲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相关推荐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货运航线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首日3200余家企业报名抢驻 全球数贸中心抢出“义乌信心”

“六区市场就是未来,之前我已经买了这里的写字楼,今天要给儿子‘抢’一个全球数贸中心的大商铺。”6月29日上午,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早早守候在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咨询处,打算入手玩具商铺,“以后儿子就在这里做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和二次元生意,把力天玩具的传统优势进行升级,在新时代延续下去”。她的规划,映射出义乌商户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的清晰路径。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成立

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市正式揭牌,标志着原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了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更多品类的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