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缔造美好出行高速路——中煤矿建集团开源路桥公司德上高速项目建设纪实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10-12 17:59:21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连日来,在G0321德上高速公路黄山市祁门县段至皖赣界段项目现场人头攒动,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汪村隧道、小源河大桥、四九尖2号隧道等施工点正在“拔节生长”,每天1600多人、300多台机械,组织流水施工作业,全速推进工程,力争明年底建成通车。 

紧盯进度  打造便民之路

据悉,德州—上饶高速公路,简称“德上高速”,是连接山东省德州市和江西省上饶市的高速公路,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3)的并行线之一,线路全长1237.907千米,计划2025年底建成通车。

G0321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祁门至皖赣界段项目是德上高速最后一段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明确要求加快建设的省际瓶颈路段,列入了《安徽省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2)》,并纳入了国务院重点调度项目。目前,该项目部由中煤矿建集团开源路桥公司承建,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位于祁门县金字牌镇,与德上高速池州至祁门段对接,途经祁门县凫峰镇,休宁县流口镇、汪村镇,终点对接德上高速公路江西婺源段,全长约31.2公里。该项目建设对完善国家及安徽省高速公路网,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

“汪村隧道双洞完成掘进1086米,占比50%;小源河大桥3号墩即将进入墩顶0号块施工;四九尖2号隧道双洞完成掘进1240米,占比31%。”据安徽开源路桥公司德上高速项目经理郁东苗介绍。

来到四九尖隧道工地,技术负责人陈同正带领着350多名工人坚守岗位,奋战在隧道深处,为隧道早日贯通争分夺秒。四九尖隧道双洞全长3933米,施工周期长,道围岩均为Ⅳ和Ⅴ级,地质条件差、围岩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项目施工人员克服困难,加大人员和机械设备投入力度,人员“5+2”“白+黑”“晴雨天”不间断作业,机械不停工,实现了每天以6米左右(双洞)的进度快速推进。

目前,四九尖隧道左洞已经掘进601米,右洞掘进639米。”四九尖隧道技术负责人陈同说。

“我们都在想方设法抓工期,赶进度,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作专班进行每日调度,采取两套班组、设备,双向同时开挖,多工作面平行作业,提高机械的运用率,全力加速项目建设推进。”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条高速公路所承载的,不仅是沿线群众奔康致富的梦想,也承载了沿线城市借势实现经济发展的希望。

作为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布局中“纵三”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建成以后,将为祁门、休宁和婺源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交通大通道,大大缩短的通行时间,使人员、物资的流动更加方便,将进一步优化省际高速公路通道,改善安徽交通网络环境,加强皖赣两省的交通联系,此外,对于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助力当地群众奔康致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破解难题  筑成创新之路

“G0321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祁门至皖赣界段项目二标段全桥隧比高达到90%,高比例的桥隧工程导致全线弃渣总量多达约160万方,而设计规划的弃渣场地运输路线远、弃渣便道修筑困难且弃渣场内地形地貌复杂,弃渣难度大。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工程弃方,成为了本项目一大技术难题。”开源路桥公司德上高速项目分部副经理年旭龙介绍。

为解决本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路基填料材料缺乏与洞渣弃方量大、处治困难的矛盾,项目部开展了“皖南山区隧道洞渣路基施工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式,以挖方区爆破开挖产生的碎石或就近设置取土场,通过强、中风化变质砂岩、千枚岩成因及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皖南山区隧道洞渣路用性能和填料适宜性评价及处治技术研究,确定了区内强、中风化变质砂岩、千枚岩的弃、用标准和施工工艺及路基质量控制标准。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路基填料不足、弃渣量大、土地资源占用等问题,克服了施工重点难点的同时,也实现了提质降本“双丰收”。

据项目部混凝土拌合站负责人王磊介绍,“该项目构造物占比超88%,合计混凝土使用设计方量共计约70万方,工点多、材料调配任务繁杂,为方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减少人力投入,合理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功能优化生产调配过程,更好的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部加强了山区公路工程智能化水泥混凝土拌合站运行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来到项目部智能化水泥混凝土拌合站集控中心控制室,一排排LED电子显示屏呈矩阵排列,通过搅拌机高清监控、料位监控、运输车辆监控,可以实现全场景实时可视化生产,同时支持各项数据实时滚动更新,原料采购和库存、数据看板、车辆调度监控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通过统一标准、全过程、全方位智能化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站运行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智能化、高效化、规范化。该数字管理中心既体现了现代化智慧拌合站的高效率,又展现了企业的数字化管理硬实力。

呵护生态  铺就绿色之路

青天如洗,碧水如练;群峦如黛,岫云如烟。

在安徽黄山市的崇山峻岭间,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高颜值高速公路正要冲破山与川的阻隔,带领沿线人民加速奔向美好明天。

据了解,该项目穿越安徽黄山大睨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三区三线区域,位于新安江源头。新安江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水源,也是千岛湖、钱塘江水系的主干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不对沿线的自然资源和水资源造成破坏。这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自然保护区附近施工,风景虽美,挑战却不小。如何把生态保护优先落到实处,成为我们建设施工的头等大事。”开源路桥公司皖赣项目部总承包部书记兼工会主席魏向东表示,“由于环保要求比较高,我们在方案阶段就对安全环保措施做出了充足的准备。”

针对环水保难度大、敏感度高的问题,项目部严格执行“八达标、两承诺、一公示”管控要求,累计设立15处围挡、80000平方米绿网等管控措施;设立2处大气、2处噪声、3处生活、生产废水、3处河流定期监测点,精准掌握不同阶段对周边环境影响水平;施工过程中,在各隧道洞口合适位置建设收集沉淀池,主要收集隧道洞内排水;针对施工便道、场站及各工点,安排专人定期清理,洒水降尘,清扫保洁;在主要拼交口设置洗车平台和沉淀池9处,同时配备专人及高压水枪对过往渣土车辆进行冲洗,采取源头防控,减少带泥上路。目前,项目已陆续投入洒水车、雾炮车、扫地车等10余台用于沿线降尘,聘用了15名环水保治理专员、两台挖机、皮卡车等用于治理环水保工作。同时,项目部通过无人机航拍并结合卫星影像图片、利用余方进行微地形塑造等手段,有效减少了弃土弃渣量,增加了植被恢复面积,极大减少土壤流失量。

在施工中,项目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多点发力,用一套套绿色施工组合拳,达到了绿色施工规范要求,对全线环境未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受到了沿线群众积极拥护。

中煤矿建集团开源路桥公司作为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认定的“科改示范企业”,在G0321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祁门至皖赣界段项目建设中,筑牢安全防线,依托科技赋能,不断刷新工程建设“进度条”,全力以赴打造品质工程,以促进人们收获更舒适、更便捷、更优质的出行体验为目标,向着更绿色、更智慧、更美好的方向,继续前行。(王景)

相关推荐
中煤矿建集团:向新求变 向绿而行 打造数智环保建筑产业新业态

中煤矿建集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耕绿色低碳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中煤矿建集团:传承新时代“猛虎”精神

今年4月,中煤矿建集团猛虎掘进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新时代“猛虎”精神又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绽放。

中煤矿建集团在塞尔维亚创造立井施工佳绩

中煤矿建集团不仅为塞尔维亚矿山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就业,成为中塞务实合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