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晋级之城”擘画文旅康养蓝图 2024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启动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10-18 17:44:37

10月18日,以“全域康养 共建共享”为主题的2024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在山西晋城市启动。文旅康养领域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各界嘉宾相聚这座“晋级之城”,共襄盛会、共话康养。

9d124b7a6f4d4aefb8c692e5ee85ecb2.jpeg

图为2024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启动仪式现场。

据了解,晋城市位于山西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其境内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抱,沁河、丹河两河纵流,拥有117座古城堡、15万间明清古建筑、72处“国宝”文物,森林覆盖率40%以上,年平均气温7℃—12℃,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

作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除培育光机电产业外,晋城市将目光瞄准自身优势,依托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历史悠久的人文底蕴、便利通达的区位条件等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

近年来,晋城市全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探索构建覆盖全季节、全龄化、全康养需求的产业供给体系,加快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逐步走出一条“以文旅康养促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27203149ed394ae6bf9d86bc7ef8c6f2.jpeg

图为山西晋城沁水县湘峪古堡。

晋城市委书记王震在致辞中表示,文旅康养是“一业兴百业旺”的新兴产业。晋城市全市域布局构建了“一核、两环、两带、多片”的空间格局,全链条推动形成“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精品线路”的产品供给体系,全要素保障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全龄化康养探索完善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等8种模式,全方位宣传使“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的城市品牌越擦越亮。

从2020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到2024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启动,4年时光,晋城发展文旅康养步履不停、一路向前。

目前,晋城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门票收入、经营性收入呈现四连升,成为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获评国内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称号,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全国“十大热门黑马目的地”,上榜“国内中小城市热度最高目的地”。

452a179895c9433597bd4fd59085bc98.jpeg

图为山西高平市釜山村

山西省委副书记张春林表示,文旅康养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立足山西资源禀赋,把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山西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夯实产业引导+加大财政支持+深化产业对接”组合拳,倾力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加强文旅康养“两区”建设,创建50家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覆盖了全省43个县(区、市),起草地方标准《文旅康养示范区评定标准》,打造太原市晋源区、大同浑源县、朔州右玉县、忻州忻府区和五台山、晋城市陵川县和泽州县、阳泉盂县、长治壶关县、运城盐湖区等10个文旅康养集聚区。

历经5届,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不仅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也成为山西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的重要窗口。

启动仪式上,王震还向与会嘉宾发出邀请,来晋城,共赴一场泼墨写意的自然之旅、寻味舌尖的美食之旅、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闲时安逸的浪漫之旅……晋城的诗画美景浮现在灵动的绿水青山中,希望大家相约康养,相聚晋城,共享太行山水,共叙深厚友谊,共创美好未来。

        据悉,大会期间,还将举办文旅康养产业精英对话、文旅康养产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晋城文旅康养产业行、国内外知名媒体走进晋城暨“康养晋城”抖音短视频展赛等多项活动。(蒲思静、杨媛尹)

相关推荐
山西晋城康养产业推介对接会签约项目总投资439.7亿元

9月15日,2022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推介对接会举行,共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439.7亿元。其中,现场集中签约15个,总投资341.2亿元。

东北亚区域合作论坛——康养产业论坛在沈举办

9月25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辽宁省中日友好协会、日中高龄者福祉协会、福祉融合(辽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福祉大学筹建机构)共同承办的“东北亚区域合作论坛——康养产业论坛”在沈阳举办。

山西晋城“医路领航”脑科中心国际云桌会举行

近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与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共同举办“医路领航”脑科中心国际云桌会。此次云桌会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使双方医院进行初步交流,为日后双方医院实地参访与合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