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数博会创新成果发布:AI大模型赋能钢铁产业 探索智能炼钢新纪元

来源:河北联通 责任编辑:胡梦婷 2024-10-29 11:24:49

10月25日,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举办创新成果发布活动,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自主研发的“AI+转炉炼钢大模型”和“能碳管控大模型”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创新成果奖。

be11d84ff92040eaa0fa1d95fe8aa7d0.png

“AI+转炉炼钢大模型”针对传统转炉生产高度依赖人工操作的现状,为钢铁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长期以来,人工操作不仅限制了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和作业风险,而“AI+转炉炼钢大模型”在冶金机理模型的基础上,融入了大数据和AI大模型能力,通过冶炼中的火焰图像、烟气信息、声音等多维度数据,实现了对炼钢过程的智能分析。该系统不仅能够自动识别和预防炼钢中的异常情况,还显著提高了炼钢终点温度和碳含量的双命中率,助力钢铁企业优化炼钢流程,降低吨钢成本。

431ee40927e145ef939eb9112c8704ca.png

“AI+转炉炼钢大模型”适用于各型转炉,通过监控报警、终点预测、生产指导等功能,实现了对炼钢过程的全把控,推动了智能炼钢的实现。目前应用过程中,全自动操作比例超过95%,钢铁料消耗降低1-7kg/吨钢,对磷的控制能力提高0.2,显著减少了炼钢过程中的体力劳动量和烫伤等事故风险;冶炼时间也缩短了26秒/炉,吨钢综合成本可节省3-5元。

f1109843585a46e1baf374c237ba2d35.png

此外,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自主研发的“能碳管控大模型”同样在本次博览会上获奖。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致力于全面清查企业碳排放数据,分析碳排放因子,并制定了有效的减碳方案,为企业减碳提供“加速器”。基于智联钢铁云的“能碳管控大模型”,旨在实现能源生产运行的智能高效、与主工序生产的优化协同,挖掘企业的节能减排潜力。

据中国联通钢铁军团技术专家赵贤聪博士介绍,能碳管控大模型不仅满足了大型钢铁企业对碳数据质量、核算完整度和单一工序碳排放状况精度的严格要求,还支持“工序级”算法模型的搭建。该模型不仅提升了能源作业的安全与效率,突破了传统的能源管控边界和运行操控模式,让生产人员远离危险区域,还大大降低了能源成本。基于多能源介质协同优化技术,企业每年的能源外购费用可降低500万~1500万元。

未来,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将持续提升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联通智慧、联通方案和联通力量。(何晨铭、刘桃熊)

相关推荐
“联通世界 共赴蓝海”——中国联通举办2025年中国联通中资出海合作研讨会

2月26日,中国联通在北京举办“联通世界 共赴蓝海”中资出海合作研讨会,探索中资企业出海的新机遇,展示中国联通在全球通信服务领域的卓越能力与成功案例。‌

小县城里的大数据中心 全力守护春节数字范儿

中国联通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优化算力布局,在河北怀来规划建设了怀来大数据产业园这座新型数据中心,积极承接北京等地的算力需求,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家首批、河北首个!中国联通格物Uni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首批国家级A级“双跨”平台

联通雄安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申报的中国联通格物Uni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继2023年以榜首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后,今年再创佳绩,成为首批国家级A级“双跨”平台,同时是河北省首个国家级A级“双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