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秋意浓,又是一年丰收时。安徽池州市东至县4万余亩油茶绿意盎然,漫山遍野红绿相间的油茶果缀满枝头。工人们欢快地穿梭在一垄垄油茶间采摘,犹如美妙的音符跳跃在琴弦上,丰收的赞歌响彻云霄。
采摘、搬运、晾晒……11月6日,龙泉镇古楼村油茶基地里一派“硕果归仓”的繁忙景象。“每天有40多个村民在采摘,总产量约10万斤,可以加工5000斤茶油,产值近28万元。”古楼村党支部书记陈希贤介绍称,产量逐年攀升,明年将超15万斤。
丰收的油茶果压弯了枝头
一亩油茶百斤油,增收致富有奔头。近年来,古楼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通过低产林改造、荒山开发等形式发展油茶林1100亩,其中200亩已进入盛果期。为延伸产业链,丰富文旅业态,龙泉镇引进池州徽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油茶精深加工,在古楼村创建2个油茶研学示范基地、1个油茶主题公园,并争取到东至县2024年木本油料产业示范园基地建设项目。
“油茶首席技术专家指导示范园栽植长林4、18、40、53号等4个油茶优良品种。目前800多亩山场正在整理中,下月将完成幼苗移栽。”陈希贤说,古楼村将致力打造油茶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区及“油茶村”。
东至县地处皖南山区,油茶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近年来,该县抢抓油茶产业作为保障国家油料战略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重点产业的发展机遇,制定《东至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技,稳步推进高产油茶林新造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加快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推动油茶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村民们边晾晒油茶果边分拣油茶籽
油茶飘香丰收忙。走进木塔乡,只见山上忙采油茶果,户户晾晒油茶果、车间加工山茶油……5000余亩油茶赋予了该乡别致的秋“丰”韵味。
“我家1.7亩油茶今年采了4000斤鲜果,卖了4800块钱。”大田村村民郑安源开心地说,“油茶5-7年进入盛果期,以后长期有收成,管理也简单,“跟着村合作社走,日子越来越甜!”
近年来,大田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不仅创建了400亩油茶示范园和油茶加工厂,注册了“稠树岭油茶”品牌,还带动群众发展3000亩油茶入社。
“你闻,我们山里的油茶多香!口感和品质深受客户喜爱,订单一年比一年多!”在机器轰鸣的加工车间里,大田村党支部书记方德华自豪地说,全村3000余亩的油茶林大部分进入丰产期,预计产量100多万斤、鲜果产值120万元,带动群众增收80多万元。“山茶油每斤50—80元不等,总产值可翻到300万元。市场‘钱’景非常好。”
做强林农业,规模是基础,“农头工尾”是关键。2023年以来,东至县油茶新造林10570亩、改造提升油茶低产低效林14500亩,培育优质油茶苗78万株,现有4家油茶加工企业年产能达到3500吨。
“目前全县有6000亩油茶进入盛果期,预计鲜果产值450万元、山茶油产值1200万元。”该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魏莉说,随着盛果期相继到来,油茶综合效益将持续翻番,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引擎”。(丁满莲 陈赵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