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2日,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主办、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组织、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支持的“院士领航暨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入企对接活动(永洋钢铁站)”在河北邯郸市永年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团队来冀深入对接调研永洋钢铁,分享前沿数智技术,指导企业通过模型应用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促进钢铁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河北钢铁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和富,河北联通副总经理、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军团长何伟等出席本次活动。来自全省钢铁企业、市县工信部门、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河北银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的2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包括院士团队主题报告及钢铁数智前沿技术分享、永洋特钢创新实践分享、钢铁数字化转型优秀方案分享、省工信厅钢铁处工作解读、永洋特钢数字化建设参观以及入企调研等多个环节。
邯郸市永年区区长张宁,永洋特钢集团总经理杜晓方,河北联通副总经理、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军团长何伟,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和富分别为活动致辞。
邯郸市永年区区长张宁表示,在数字转型方面,永年区深入落实国家、省、市数字化转型政策措施,全力推进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企业发展,大力推进 5G场景应用,永洋特钢成功建成全省首家“5G+全连接智慧工厂”;在数智赋能方面,培育了4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上云企业达767家,15家企业入选省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项目;在产业合作方面,永洋特钢作为我区钢铁行业的“领头羊”,正在加快“装备+产品”全链条发展,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紧固件产业作为我区主导产业,是典型的“吃钢”产业,2023年产量达600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8%、全球的28%。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这得益于省工信厅的大力指导,得益于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中国联通的有力支持。目前钢铁数字转型是大势所趋,数智赋能企业是变革所向,永年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拥抱创新、智能升级,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走深走实,力促钢铁行业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
永洋特钢集团总经理杜晓方表示,当前智能制造加速迈入以数据为主导、数据和能量深度融合的数智化时代,数据、算力、人工智能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永洋特钢联合中国联通、华为技术、金蝶软件、德国艾克曼等国内外优秀企业,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共同建成了河北省首家“5G+全连接智慧工厂”,实现铁-钢-轧一体化管控和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未来,永洋特钢将加强与中国联通及各位院士、教授的通力合作,运用最前沿的数字技术,与产业各方一道,加速大数据、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全面落实“5G+、AI+”、“态势感知”、“垂直模型”等科创领域的实施,全力以数智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河北联通副总经理、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军团长何伟表示,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依托运营商在5G专网、工业PON网络、云计算等方面的传统资源禀赋和多年技术沉淀,服务全国钢铁企业超过400家,服务企业占比达到60%以上,承接河钢集团基础网络覆盖、敬业钢铁5G无人天车、永洋特钢5G全连接智慧工厂、津西钢铁智能化改造以及佰工钢铁5G智慧钢铁融合应用等多家省内重点钢企信息化服务项目。下一步,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将在省工信厅指导下,加强研发资源投入强度,围绕钢铁产业创新发展能力、轧钢工艺优化大模型、钢铁全流程设备管理等方面逐步承接王国栋院士团队核心科技成果的工程转化工作,切实为我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和富表示,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对河北钢铁产业而言不是“选择题”,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今年,河钢唐钢与首钢京唐获评河北省“数字领航”企业,河钢数字“威赛博钢铁大模型”、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崭露头角,工业PON、5G、云服务等数字化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目前,钢铁行业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和全省制造业。下一步,我厅将出台钢铁行业全国首个省级数字化转型标准,持续组织入企对接诊断,积极推动钢铁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试点,研究推广钢铁行业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全力推进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支撑,持续激发产业创新发展活力。
会上,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钢铁工业处处长张晓辉对近期有关工作作了解读。他表示,钢铁行业处在总量调整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明确转型方向及树立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下一步要抓住时机,共同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金融支持的窗口期,工信部门与企业一道争取转型金融等融资政策支持;二是抓住产品转型的关键期,各市县工信部门要抓紧摸清短板产品底数,上下游产学研合作攻关;三是抓住智能转型的突破期,通过探索推广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深度赋能钢铁全流程;四是抓住绿色低碳的基础期,要持续做好碳管理基础设施、核心数据储备,共同推进“河北绿钢”价值实现;五是抓住行业平稳运行关键期,搭建全省钢铁行业供应链平台,对接重点用钢集群、企业,确保产业链条通畅。
在主题报告及钢铁数智前沿技术分享环节,由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张殿华教授、储满生教授、刘书超研究员、刘晓明副教授、刘振宇教授、孙杰教授、唐帅教授分别作技术分享。
王国栋院士作《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生成式AI在钢铁工业应用》主题报告。王国栋院士详细介绍了钢铁行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生成式 AI在钢铁工业中应用的典型案例。王国栋院士指出,钢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破解主流程“黑箱”,通过大力建设钢铁企业创新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工业控制”“生成式人工智能+钢铁”的发展,实现智改数转、数字换脑、模型换代,构建钢铁全流程、一体化数字孪生平台ROBOTSTEEL,以数字化赋能钢铁行业绿色化、高质化、强链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钢铁新质生产力。
东北大学张殿华教授作《生成式AI赋能钢铁数字化转型》学术分享。
东北大学储满生教授作《基于数据和机理融合驱动的智能化炼铁技术》学术分享。
东北大学刘书超研究员作《数据驱动的转炉全流程模块化智慧炼钢系统》学术分享。
东北大学刘晓明副教授作《数字化连铸关键装备与技术研发》学术分享。
东北大学刘振宇教授作《板带热轧过程“形性面”耦合机器学习模型开发及应用》学术分享。
东北大学孙杰教授作《轧制过程数字化模型与智能优化》学术分享。
东北大学唐帅教授作《基于数据-机理耦合驱动的冷轧低合金钢质量协同控制技术》学术分享。
接着由永洋特钢企管部部长代子伟介绍永洋特钢基本情况及数字化转型实践及规划。
中国联通智慧钢铁军团高级工程师李灏作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
在入企现场调研中,永洋特钢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由各分厂厂长分别介绍炼钢、炼铁、轧钢、动力、设备、生产总调、技术中心等环节的现状、痛点及需求。王国栋院士团队对企业发展给予了肯定,同时表示钢铁企业要在数据采集、清洗、分类的基础上,将钢铁行业生产全流程数据横向贯通,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式大模型,破解高炉、转炉及轧制等钢铁生产“黑匣子”,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生产冶炼效率,将“黑匣子”变成“金匣子”,真正为钢铁行业创造效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排放。院士团队各专家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问题,一“点”一策进行指导,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企业生产工艺优化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并就相关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院士团队与重点企业沟通交流畅通了渠道,是政产学研用金协同联动服务钢铁产业持续向新向好发展的重要实践,开启了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汇聚高端资源,携手院士团队深入企业,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下一步,联盟将持续开展入企对接活动,以先进数智技术驱动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