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班列为赣南老区发展开启“快车道”

来源:大江网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4-11-21 18:05:31

11月20日,满载着家具、电子产品等“中国制造”的X9238次中欧班列,从江西赣州国际陆港驶出,一路向西,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10天至15天后抵达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作为江西省首个内陆开放口岸,赣州国际陆港以其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为赣南老区家具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赣州国际陆港出发的中欧班列,也为赣南老区发展开启“快车道”,让老区经济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交通枢纽升级,驱动经济转型。赣州国际陆港作为江西省首个内陆开放口岸,自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其交通枢纽的地位不断升级,为赣南老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过去,赣州家具产品出口依赖海运或空运,海运时间长、受天气和市场波动影响大,空运成本又高昂,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海外拓展。中欧班列的开行,让赣州的家具能够快速、低成本地运往中亚、欧洲等地,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更促进了家具产业的转型升级。据统计,赣州家具产业集群年产值从建港前的1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2700亿元,丰硕的贸易成果,充分彰显了交通枢纽升级对经济转型的巨大推动作用。

产业协同共进,铸就发展合力。赣州国际陆港的建设,不仅助力了传统家具产业的发展,更带动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形成了产业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家具产业借助陆港的物流优势和服务平台,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依托陆港的开放窗口,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源,加速自身的发展壮大。产业协同共进的模式,如众星拱月,铸就发展合力,推动赣州从传统的农业大市向现代化的工业强市转变,为赣南老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放高地崛起,引领区域发展。随着赣州国际陆港的不断完善和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江西赣州正逐步从物流枢纽转变为对外开放的高地,其物流辐射范围已覆盖欧洲、中亚及南亚的22个国家151个城市,不仅为赣州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整个赣南地区乃至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开通运营以来,赣州国际陆港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1600列,发送货物13.6万标箱,开行总量约占江西省的80%,成为江西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向着高经济开放水平不断迈进。

赣州国际陆港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高效的物流服务和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为赣南老区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未来的发展中,赣州国际陆港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助力赣南老区在“买全球、卖全球”的道路上步履铿锵、行稳致远,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李强)

(原标题:大江时评:中欧班列为赣南老区发展开启“快车道”)

相关推荐
聚焦高质量发展|成都青白江:以铁轨为笔,绘就内陆腹地的开放轨迹

作为成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青白江区先后获批自贸区、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以及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铁路口岸等“国字号”金字招牌。

今年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5000列

7月2日12时,随着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鸣笛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相较去年提前42天突破5000列。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0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班列的开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的经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