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皖南烟叶公司紧紧围绕“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审计方式、审计方法,努力做到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效作为,持续增强审计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质效性,充分发挥“治已病、防未病”的审计监督作用,扎实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三如,擘画审计未来蓝图
坚持审计政治属性,做到“如臂指使”。皖南烟叶公司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及行业的具体要求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政治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职责定位,增强审计政治属性和能力,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下好审计“一盘棋”。
坚持审计全面监督,做到“如影随形”。皖南烟叶公司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审计、行业专项审计和经责审计,持续强化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识别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内部缺陷,规范烟叶生产经营活动,看好“钱袋子”、守好“家底子”、过好“紧日子”,改进并提高工作效益,扛起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的使命与任务,担起审计稳定经济运行的责任。认真贯彻落实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不断推动审计工作向纵向深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审计支撑作用。
坚持审计权威高效,做到“如雷贯耳”。皖南烟叶公司不断做深审计监督,做实审计整改,做好审计“整篇文章”,持续强化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数据赋能提质效,切实增强数字化转型紧迫感,加快推进审计数字化转型升级,利用现有平台和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工厂,积极运用各种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整体分析,总体判断,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成果深化促提升,同步推进历史遗难、风险提示清单自查及项目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建立台账、调度、销号、问责及“回头看”工作机制。做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做到整改到位、处理到位、问责到位。不断优化审计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探索审计2.0,走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应用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皖南烟叶公司借助基层烟站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开展及评价体系的建立,掀起了现代烟草农业数字化审计的“一角”,攻学信息技术应用“一门课”,促进了审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企业内部风险识别能力,为公司健康、稳定、有序运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正视不足,勉励前行。皖南烟叶公司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参加省局(公司)举办的各类专业课程,了解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知识;利用在线平台或安装PC软件,搭建数据审计环境,模拟练习,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智慧共享,协同作战。邀请行业内外的数字审计专家进行指导,交流实践案例,共享信息资源;梳理生产经营数字审计需求,发送协同函至自研系统开发单位,共同采集、清洗基础数据,建立数据审计库;聘请信息技术顾问,评估信息技术工具的审计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追本溯源,创新应用。引入PyCharm平台,建立如烤房地租面积计算、分级与收购数量比对等审计模型,分析脚本运行结果;引入地图接口,申请高德地图开发者权力,利用key关联地理编码和逆地理编码API接口,实现GPS信息与行政区划的相互批量转换。
通过数字审计的不断学习与尝试,皖南烟叶公司审计人员具备了应用的数字审计思维,掌握一定的数字审计技能,并取得了一些的数字审计成果,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多维度“把脉”,全方位“体检”和深层次“疗理”,推动内审职能由传统财审向内部治理审计、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转型,同时打造了一支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全能队伍。(祝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