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劳模(工匠)工作室建设,2024年以来,安徽省黄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打造创新站点,强职工的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带动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培养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现代化建设。
打造传承劳模、工匠精神的“新平台”。为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建言献策,有效促进工作室各项活动开展,保证工作室正常运行,制度上,建立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及内部管理等制度。硬件方面,按照市总工会要求,所建工作室达到了“标志明显、场所规范、设施齐全、制度完善、经费保障、台账详实、成效明显”七项标准。软件方面,两个工作室均依托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作专长,配足配强团队力量,吸纳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长·十佳”人物、全省劳动竞赛十佳个人、中高级技能人才、QC诊断师等作为骨干,围绕真假烟识别、精益管理等各类研究性工作,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火车头作用。
打造解决技术技能难题的“攻关站”。发动全员参与课题研究,让全省技能竞赛冠军、“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省打假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批员工身边的先进典型走到台前传帮带,打破部门界限、职责区别和业务分工,自由结合,组队攻关,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积极利用精益改善工具,针对部分薄弱环节开展精益改善课题研究,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精益力量。同时, 抓活群众智慧。举办经验分享会,围绕遇到的管理难题集思广益、寻医问药;立足“小、实、活、新”开展群众性创新实践;实时收集合理化建议;群策群力,通过小改进小革新,解决管理服务中的各类问题,实现内驱外动的良性循环。
打造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建立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条线技能竞赛,充分挖掘人才并通过劳模工作室来持续做好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做好劳模(工匠)队伍的人才储备。发挥劳模工作室领军人的“带头”作用,带动所在团队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并做好在工作室积极开展培训授课工作,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享和传授,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通过基础管理和创新实践活动这两个方面的保障,工作室在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助推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下一步,黄山烟草将认真学习市总工会印发的《黄山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暂行办法》,按质按量完成市总工会规定的相应程序,从找准自身定位出发,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寻找适合自身实际、符合劳模和技术能手优势的领域,有侧重、有特点地运行工作室。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建立创建活动台帐、创新成果台帐和成员发展台帐,提高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学习交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并将工作室管理运行、创新成果、团队建设等制度标准的落实情况,必要时,将其纳入党建年度考核中,督促劳模创新工作室更好地发挥职能和作用。(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