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出台对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施方案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17-05-10 15:02:00

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根据北京市领导批示精神以及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经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北京市教委和市外办联合出台了《北京市对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总体设想、重点任务、保障措施、项目清单。

《实施方案》的总体设想是:紧密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及北京工作大局,立足于服务北京 "四个中心"建设需要,以"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共同开创教育美好明天"为目标,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双多边务实合作与互联互通,加快提升北京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互通,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重点任务有三项:一是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包括增进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畅通教育合作渠道;二是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包括推进特色领域合作办学、促进留学人才双向流动、拓宽人才联合培养途径;三是共建教育合作机制,包括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实施教育援助计划。

《实施方案》明确了以下三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分类指导,优化政策环境。二是加强教育行动经费保障,设立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项目,支持建设160个来华留学学历项目。三是做好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做好对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的解读,丰富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对教育合作的宣传引导。四是深化沿线国家国别和区域研究。发挥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智库作用;以项目为依托,加强综合性战略研究,开展区域和国别教育竞争力研究;开展与沿线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经验的总结、交流与分享。

为保障贯彻落实北京市对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施方案》列出了项目清单:一是北京市落实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施计划。大力推进北京教育"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形成教育合作交流区域高地;设立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项目;支持建设若干个"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举办"一带一路"首都城市教育合作论坛和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论坛。二是北京教育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项推介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北京教育推介活动,宣传北京教育改革的最新发展情况,吸引沿线国家青少年来京留学,提升北京教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

《北京市对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施方案》的出台,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参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落实《实施方案》的各项任务,将有利于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务实合作、民心相通与互联互通;推动北京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模式互学互鉴,优势互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北京市培养更多急需人才;扩大教育领域合作交流,形成往来频繁、合作众多、交流活跃、关系密切的携手发展局面;拓展人文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双多边合作奠定良好的民意基础和人文环境。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