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笔项目贷款放款到账,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阿根廷最大离网光储发电项目实现人民币融资落地,这是江西省在阿根廷国别成功落地的首个人民币项目贷款。
长期以来,阿根廷的汇兑限制政策一直困扰着在阿投资的中方企业。“过去十多年来,阿根廷实施了严格的外汇管制,换汇环节多、利息成本高且汇率不确定性大,常常导致项目从中国进口的设备和服务无法按时付汇,项目资金还经常面临大幅贬值风险。”江西某企业负责人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企业及金融机构一直在探索解决路径,探讨通过人民币融资来规避阿根廷的汇兑限制风险,寻求破局方案。
2024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指出,扩大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境使用,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和再融资业务。
中国信保积极跟进国家关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部署和要求,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投放,进行了不少创新探索。这次成功落地的人民币项目贷款正是其中一次有益的探索,融资有效支持了江西企业出口到阿根廷的项目设备和服务顺利收款。
该项目位于南美锂三角地区,那里拥有全球最优质的锂盐湖,但该地区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当地电网难以覆盖,且空气稀薄导致传统化石燃料发电效率低,而且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电力供应短缺一直限制了该地区优质锂盐的开发。
中方投资的多个盐湖提锂项目正位于该地区。“其中一家中方企业找到我们,提出要为其投资的盐湖提锂项目建设一个配套的光储发电项目,并提出了人民币融资的需求。”中国信保江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当时,阿根廷国别项目还没有人民币项目贷款落地的先例,企业也已经咨询了多家金融机构,始终没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在充分了解项目困难后,中国信保江西分公司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项目运行特点,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将出口信用保险风险保障机制和银行的融资有效结合起来,寻求创新性的人民币融资模式。
“三方沟通了很多次,最后,我们通过核心政策性的出口买方信贷保险保单,为客户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融资方案。”中国信保江西分公司高级客户经理吴庆辉是这一融资方案的直接负责人,他说,“虽然项目落地一波三折,但是这一融资模式的创新,意义非凡。”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参与的海外项目所需要的中长期融资需求持续增加,而由于缺乏对境外项目的风险控制,中资银行普遍担忧因汇兑限制、行业价格波动等因素而导致贷款无法收回,因而,参与境外项目融资有诸多顾虑。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信保以出口买方信贷保险保单为桥梁,为中资银行境外项目融资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抓手。
据介绍,2024年,中国信保全年承保金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不断推动我国外贸释放强劲活力,为更多外经贸企业注入信心和底气。(聂妍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