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亳州谯城区:亲商重商 助企成长

来源:谯城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2-20 17:14:10

全力以赴抓招商、促创新、拼产业、优环境,这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在新一年明确的开局破题之举。围绕目标任务,如何做好亲商、重商等各项工作,通过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谯城区已然策马扬鞭在行动。

扶民企上马

“新能源汽车线束项目上马以来,当企业面临用工缺口时,谯城区各部门都会帮我们宣传、招工,效果明显。”近日,联滔电子有限公司人资行政部经理王凯介绍道。

联滔电子有限公司位于谯城经开区,主要生产电脑、手机、电视机、汽车线束的各种连接器、连接线和塑胶五金制品等,产品远销海内外。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订单的增加,该公司人员紧缺现象时有发生。“区领导都在帮我们直播‘带岗’。”王凯介绍。

联滔电子属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安徽省智能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现拥有专利160多件,参与起草冲模的两项国家标准;公司自主研发的V-BY-ONE、Type-C、嵌入式(eDP)高清数字信号线获得了安徽省新产品、工业精品的荣誉称号。2024年联滔电子获得了“工业小巨人”称号。

“联滔电子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这是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志坤切身的感受。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自落户谯城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用工,协调各种资源通过扩大宣传、乡镇送工、校企合作、第三方送工等渠道帮助公司解决用工问题。

此外,谯城区还通过早餐会、政企微信群等多种沟通渠道,快速、精确地解决企业问题,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零”距离。各职能部门主动联系企业,询问企业存在的困难,积极地帮助处理。送政策到企业,第一时间协助企业进行政策的解读和申报。

从选择在谯城立项,到如今一步步发展壮大,联滔电子的成长轨迹成为谯城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好样板。

助民企壮大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是谯城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优势。

近年来,谯城区坚持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自己人,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推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2023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20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61.2%;截至2024年底,全区“四上”民营企业470家,占所有“四上”企业的90%;民间投资增长10%、居全市第2位,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2.8%;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4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均为民营企业。

可以说,谯城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谯城经济发展的“主力支撑”、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谯城发展的每一个领域,都有民营企业家奋斗的身影;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有民营企业贡献的力量。

谯城区委书记周霄明确表态,新的一年,谯城将一如既往做民营企业家的“娘家人”,以更优的服务、更好的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让民营企业家事业上有成就、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

为此,谯城将打造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充分发挥区政务服务中心“大数据”平台优势,推深做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发更多“跨部门联办”“帮办代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诉求“一线应答”。大力提升经开区服务配套水平,做到项目专人管理、企业专人服务、资源专人对接,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全力构建营商环境示范园区。要不断优化“承诺制+容缺审批”“带规划设计方案+标准地出让”等极简审批服务,推动更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验收即拿证”“预验即试产”。抓实抓细“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让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谯城将打造更加积极的政策环境。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免审即享”“即审即享”,强化大数据分析支持,精准匹配符合政策的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推动更多惠企政策“直通、直达、直享”。进一步提升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强化对科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信贷融资支持,让金融“活水”更好浇灌企业。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四上”企业培育和规上企业“上台阶”计划,“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做强“龙头”企业、壮大“链主”企业、培育中小企业,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

谯城将打造更加亲清的政商环境。做优做实政企微信群、政企早餐会、企业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等“常态化”政企沟通平台,进一步扩大范围、优化服务、提升质效,把政企沟通成本降到最低,把贴心服务送到企业家的心坎上。健全领导干部牵头包保服务企业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真心诚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用地、用能等实际问题,做到“有求必应”“亲不逾矩”“清而不疏”,真正以“一诺千金”的营商环境赢得广大企业家朋友的“一见倾心”。

请民企来谯

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去招商、安商,这也是谯城要下大力气做的事。

2024年,谯城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场化国有专业招商公司,出台《谯十条》,不断完善机制、做强平台、建强队伍、优化服务,从拼补贴、拼要素的“内卷”式招商,全面转向拼产业生态、拼营商环境的高质量招商。

2024年,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5个、总投资439.7亿元;新落地项目54个、总投资256.4亿元,招引项目实现量质双升。

新的一年,谯城将继续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积极探索更加公平、高效的招商引资方式和企业服务模式,以争的意识、拼的姿态、抢的劲头,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招什么?招“大项目”。今年谯城区招商引资依然将紧盯“三个50”“779”目标不降低。即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力争签约项目落地率、落地项目开工率均达70%,开工项目纳统率达90%以上。引“强产业”。对标省、市重点产业,围绕谯城区布局的七大产业(中医药、绿色食品、花茶及大健康、白酒及配套、鞋服电子信息、先进智能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紧盯产业链空白点、薄弱点,接上游、引下游,精准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商,实现从“点”上招、向“链”上引、往“群”上聚转变。抢“新赛道”。聚焦“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进出口贸易和金融服务”等新兴行业,以精准招引实现“无中生有”,以良好生态助力做大做强,持续推动全区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构筑新发展优势。

去哪招?要眼中有光。谯城区将依托产招公司,积极开展驻点招商,在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中西部等重点区域,设立招商驻点办事机构,就地招聘专兼职招商专员,利用当地人脉资源主动对接和招引优质项目。锁定重点企业攻坚。将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央(国)企、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头部企业作为“攻坚对象”,实现招引一个、带动一片的集聚效应。瞄准重点环节突破,对照“招商图谱”,把链式招商、资本招商、存量招商、短板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的打法用好用活,努力在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破局突围”。

谁去招?要肩上有责。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点上突破,也要整体推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工作格局。区四大班子、各单位“一把手”、各专业招商组、招商合伙人、“点兵征战”攻坚将士等都将积极投身到招商队伍中去。同时充分发挥全省首家县(区)级市场化招商公司的先发优势,不断完善“产招公司2.0版”模式,用好基金招商、高额激励等创新举措,切实激发动能、拼出成绩,逐步将改革案例打造成为创新“名牌”。

怎么招?要胸中有策。招商引资是一场博弈,要以万全准备和战略定力应对城市之间的竞争。谯城区要求招商人员要懂得取舍。算好高质量发展的大账、长远账,对于不符合环保要求、属于落后产能或不适合谯城发展的项目,要敢于说“不”。把目光聚焦到拥有好资源、好前景的企业身上,努力让最好、最适合的企业参与到谯城的建设发展中来。

如何管?要手中有招。招商引资是一场共享机遇、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要让企业进得来、安得下、留得住、发展好,必须加强全过程服务管理。谯城将严把项目准入关。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坚持“两比三优一严控”,将有限土地资源优先供给符合条件的主导产业项目,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优化服务管理。强化数字赋能,用好“谯城投资e点通”项目调度系统,严格落实帮办代办制度,推动项目建设各环节提质、提速、提效,实现进展可视、过程可控、结果可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强化过程督查。加强项目落地后跟踪管理,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一查“项目投资进度”,有没有虚报浮夸、弄虚作假;二查“项目建设进度”,有没有圈而不建、圈而慢建;三查“项目服务效率”,有没有顶着不干、拖着不办。督查结果实时上报,有问题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含糊。(刘景侠)

相关推荐
亳州谯城区:科技赋能 故都添新翼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新质生产力之歌。

亳州谯城区深入开展“民声呼应·暖心走访”行动

近年来,谯城区“民声呼应·暖心走访”构建起了一条直通基层、直达群众家门口征集意见、服务群众的快速通道。

亳州谯城区:九村联动探新路 菌菇产业促振兴‌‌

3月18日,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颜集镇李集村、观堂镇大裴村、五马镇八里村、城父镇蒋楼村、十河镇大周村、赵桥乡卢张庄村及大徐村、立德镇何大村、古井镇药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一行20余人赴谯城区中科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园开展联合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