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建设好10万亩中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打造中非合作“小而美”项目品牌,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负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赞比亚农业发展公司具体实施的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建设项目日前在赞比亚卢萨卡正式启动,并圆满完成首期农业标准化技术援助工作。
项目组围绕农业标准化基础、农业标准化减贫增收、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管理等内容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示范区奇邦博农场和锡纳宗圭农场的近300名当地种植工人、班组长、生产经理全程参加培训。通过为期5天的技术培训,农场工人学习了农业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标准化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也为后期标准体系的运行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前期指引。
项目组还通过田间指导、座谈交流、调研走访等方式,实地调研示范农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技术使用、基地标准化经营管理等情况,详细了解农场作物种植、农产品采收、仓储物流及日常管理、出口等方面标准化需求,为后期构建示范基地标准体系和推动中国农业标准在赞比亚本土的转化提供基线参考。
通过此次技术援助,项目组基本掌握了示范基地万寿菊、辣椒、玉米等作物生产经营状况和标准化需求,提升了示范基地农场管理人员和种植工人的标准化意识水平,为后续创新生产种植、经营管理标准体系和推进标准应用转化、示范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十大伙伴行动”,其中“实施‘中非质量提升计划’”和“建设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由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