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即省委一号文件)向社会公布。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描绘了全省“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
18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在发布会上介绍,省委一号文件共6个部分30条,主要内容可以用“聚焦一个主题、守牢两条底线、提升三项水平”来概括。
聚焦“一个主题”——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省委一号文件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求贯穿全篇,并单列一个部分“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整省试点,探索农房出租、入股、合作等盘活利用方式,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作出部署,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守牢“两条底线”——粮食安全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部署“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重点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高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亩、产量825亿斤以上,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安徽粮。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部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是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文件还要求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
提升“三项水平”——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要求“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重点是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力争十大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1.5万亿元。深化农业对外开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重点是坚持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整体性提升,新建200个左右精品示范村、80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不断绘就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方面,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部署“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重点是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用好“六尺巷工作法”等有效方式,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严格控制对基层开展督查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李东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