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合肥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5-03-31 00:00:00

新华社合肥3月31日电(记者汪海月)记者从3月30日召开的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合肥市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每年再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补贴智能机器人企业研发成本,全面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副市长王海霞在大会上表示,为破解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多重痛点,合肥市正式推出“6128”行动计划:力争一年内开放60家整车配套企业供应链目录,为100家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技术攻关,打通华为、讯飞2个多模态大脑,形成共性服务能力,促进8大场景实施落地。

围绕这一目标,合肥将实施车机人协同计划,引导推动整车厂和核心供应链厂商与智能机器人企业对接,三年内覆盖160家核心供应链厂商;建设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和训练场,打造千台级异构智能机器人集群,支持多场景、多任务高效训练;打造精加工服务平台,三年内为100家智能机器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服务;三年内在教育、医疗、文旅、科学等领域形成高效、管用、性价比高的行业解决方案,加速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化。

在构建算力支撑方面,合肥计划发挥城市算力池优势,三年内整合城市公共算力50000P,其中全国产算力不低于60%,提升机器人领域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处理能力。实施省市叠加算力补贴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算力成本。

据介绍,2024年,合肥智能机器人产值突破500亿元,企业数量增长83%,“四上企业”产值增速达40%。全市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60家,形成“大脑—小脑—核心部组件—本体”全链条研发制造一体化格局。

相关推荐
安徽省首部系统性乡村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11月12日,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由该校张庆亮教授主持编制的安徽省首部系统性乡村产业发展报告——《安徽省乡村产业发展报告(2025)》已于近日正式发布。

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

11月11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入探访这座驱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感受合肥这座城市在智能科技浪潮中迸发的创新脉动。

安徽工业经济的“非对称突围”

11月1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系统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在会上郑重宣布:“‘十四五’期间,安徽历史性地迈入了工业大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