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吉图荐书”、第七届“换书大集”、雕版印刷体验、阅读分享会、科普课堂、少儿活动……为推进“书香吉林”建设,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吉林省图书馆举办系列活动,吸引超2000名读者参与其中,共同书写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书香对话。
4月20日,2025“吉图荐书”书目正式发布,备受期待的 2025“吉图荐书”展览及阅读专架在图书馆一楼大厅正式亮相。读者们穿梭于展板、展架之间,时不时拿起一本浏览,沉浸在读好书的乐趣中。
同日,第七届“换书大集”活动拉开帷幕。作为世界读书日的品牌活动,本届“换书大集”着眼“让闲置图书流动,让知识共享共生”,现场设置“新书盲盒区”与“旧书换新区”,读者凭3张换书券,即可兑换新书盲盒,或持4张券,挑选心仪的经典新书。活动吸引了700余位读者,共计800本新书、1000册旧书参与交换,内容涵盖文学经典、社科哲学、科普百科、人文历史等领域。
活动现场特别开辟“教辅专区”,免费发放2000余册中小学教辅材料,吸引众多学生驻足挑选。
“古韵传承”活动同样备受瞩目。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读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上墨、铺纸、擦拭、起纸,亲自体验每一个印刷流程,了解中国独有的印刷方式,零距离触摸这项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技艺,从最初的墨色不均到最后的着色均匀,不少读者印刷出了精美的书页。
吉林社科讲坛第270期在多功能厅开讲,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栋为读者揭示了华夏文明对历史记忆的选择性重构,详解了从清华简看商汤与伊尹传说的流传演变。
当日下午,“吉图书友圈”《老东北记忆》主题阅读分享会在二楼文津书院举办。本次活动以“以书会友,共话关东情”为主题,特邀吉林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王长元先生作为主讲嘉宾,与现场读者一道走进诗人视野,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关东情怀的文学之旅,感受东北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时,吉林省图书馆携手吉林省残联,共同举办“科学向新 梦想启航”系列科普公益课堂之“地球的‘耳朵’”主题活动。活动聚焦天地通信科技,通过探索雷达系统工作原理、互动解析航天器与地面站通信方式、动手制作雷达模型等多种形式,带领孩子们解密太空中的“千里传音”技术,吸引了50余组残健家庭参与到活动中。
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吉林省图书馆共推出四场少儿主题活动,融合艺术体验、教育指导和资源普惠,多维度推动少儿阅读发展。青青草音乐沙龙活动邀请长春大学李琳副教授带领孩子们体验钢琴、手碟等乐器的疗愈力量,并为长春市儿童福利院20名儿童赠送图书;青青草绘画沙龙活动以《飞吧!鸟中王者》绘本为引,指导孩子创作彩绘风筝。智慧家长课堂由全民阅读大使静言老师解析智能时代亲子阅读策略,强调陪伴共读的重要性。此外,还通过“童心逐梦·书海启航”活动,向白城市洮北区少年儿童图书馆、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明泽学校捐赠2000册社会募集图书,构建爱心图书循环体系,以书香助力基层文化惠民。(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