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国深圳倾力打造的原创舞剧作品《咏春》在莫斯科大剧院完成首演,正式拉开俄罗斯巡演的序幕。这是首支在俄罗斯“双一流”艺术殿堂登台演出的中国原创舞剧团队,亦是中俄建交75周年背景下,两国文化交流领域的一项标志性事件。
据悉,舞剧《咏春》于4月25日-26日登陆拥有240年历史的莫斯科大剧院,4月30日-5月1日亮相享誉全球的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共演出六场。
舞剧《咏春》剧照。王小京 摄
舞剧《咏春》是一部致敬平凡人的英雄故事,取材自岭南传统武术文化,以中国功夫经典拳种“咏春拳”为核心艺术语言,通过融合舞蹈、武术与电影叙事,讲述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的精神之旅。全剧分为六个篇章,时长约2小时,故事以“叶师父”在香港传武经历为主线,呈现其在异地坚守信念、打破门户、薪火相传的历程,展现出中华文化中“尚武崇德、以柔克刚”的精神内核。
舞剧《咏春》剧照。王小京 摄
功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诞生于岭南的咏春拳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功夫之一。该剧以李小龙的师傅叶问为精神核心,以“光”为媒介,讲述了一群聚光灯下的电影人在幕后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的故事,在传统与现代两个时代的联结中,呈现时代英雄与他背后一群平凡人的传奇。剧中不仅展现咏春拳的刚柔并济,也融合太极拳、八极拳、螳螂拳、八卦掌等传统武学门类,辅以“香云纱”等非遗元素,体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从未看过如此独特的舞蹈演出,既有节奏感,又蕴含哲理,演员之间的默契让我深受感动”。莫斯科一位文化评论人安娜·科洛连科在演出后表示,“这部作品让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咏春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此次俄罗斯巡演,是继新加坡、英国、法国之后,《咏春》第四次赴海外演出。在伦敦,该剧于Sadler’s Wells Theatre连演12场,赢得观众与业界的一致赞誉;在巴黎会议宫剧院的演出亦广受欢迎,业内评价高度一致。此次亮相俄罗斯“双一流”艺术殿堂,标志着其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也展现出深圳原创文艺精品在世界舞台的竞争力。
“我原本对中国传统功夫了解不多,但舞剧《咏春》让我深刻感受到,武术不仅可以充满力量,也可以如此富有美感、柔中带刚”。莫斯科大学学生阿列克谢·伊万诺夫表示,“这部作品让我第一次真正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舞剧《咏春》以舞蹈这一世界通行的艺术形式,向俄罗斯民众讲述中国故事。来自中国深圳歌剧舞剧院的年轻舞者们,以刚柔并济的舞姿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深圳的文艺实力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蓬勃魅力。中俄两国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俄罗斯文化底蕴深厚,在文学、音乐、舞蹈等领域成就斐然,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融合创新相得益彰。
舞剧《咏春》开启此次俄罗斯之行,正是以艺术为桥梁、以舞蹈为媒介,在中俄人民之间架起沟通与理解的纽带。舞剧《咏春》如一颗来自中国岭南的文化“种子”,被精心播撒在俄罗斯这片文化丰饶的土壤之中,承载着深圳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命,也预示着文明互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