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暖风似灵巧的裁缝,细细裁剪着春日的锦缎,将斑斓色彩与蓬勃生机织入每一寸天地。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立德镇铁佛村的“奶油草莓园”种植园内,正上演着一场甜蜜与希望交织的丰收盛景。
目光所及,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宛如大地之上列队的透明宫殿,阳光透过薄膜倾洒而下,为园内镀上一层暖融融的金辉。
红马甲志愿者们如灵动的火焰,在大棚间欢快跃动。
他们或是面带微笑,将一个个精巧的竹篮递到游客手中,那竹篮仿佛是承载着欢乐与期待的容器;或是俯身弯腰,与农户并肩协作,细致分拣着枝头娇艳欲滴的鲜果,指尖轻触间,是对丰收的珍视与呵护。
红色先锋:激活乡村“莓”力引擎
“李哥,奶油草莓红得透亮,甜度爆表!市场订单又爆了。”志愿者王国玺核对发货单时,兴奋地向种植户李华报喜。李华抹着汗珠咧嘴笑:“今天直播四百多斤秒空,这周末亲子采摘团都排到下周末了!”这场由志愿者策划的助农直播,让草莓园在春日里“火出圈”。
园内,志愿者高慧秒变“草莓甜心使者”,托着盛满鲜果的试吃盒,俏皮又热情地朝本地游客王女士一家招呼:“咱这奶油草莓,甜度包您满意,不甜尽管找我‘售后’!”王女士家的小宝贝咬下一口,眼睛瞬间亮晶晶,奶声奶气直嚷:“像在吃草莓冰淇淋呀!”当场便缠着妈妈下单五箱,说要带回去给小伙伴们当“甜蜜惊喜”。
此前,一开始李华对网络直播心存疑虑,觉得不太靠谱。事实证明,这次尝试取得了成功,直播刚开始就吸引了众多顾客和周边村民的关注。直播间里,大家纷纷询问价格,订单如潮水般涌来。
“看,红颜草莓刚挂果,那边黄桃、火龙果大棚也在扩建!” 李华指着连片大棚,眼中满是憧憬。在志愿者帮助下,他不仅对接电商培训课程,更带动周边农户学习新农技。如今,草莓园从“一季红”迈向“四季旺”,乡村振兴的“莓”好蓝图正徐徐铺展。
服务施策:“一户一策”点燃终端活力
乡村振兴,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还需“量体裁衣”。亳州烟草创新推出“三诊三单”帮扶机制,针对农网终端的独特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
草莓园东侧,李华的“亳州土产汇”杂货铺曾因陈列杂乱、动线无序,客流稀少。志愿者张鹏、李丽用一天精心改造:将亳菊等特产按“养生礼盒”“伴手礼”分类陈列,增设“扫码溯源”电子价签,供消费者了解商品详情;门口设“草莓采摘+特产满赠”互动墙吸引游客。如今伴手礼成游客必买品,日均销售额翻两番。
针对农网终端数字化能力薄弱的问题,志愿服务队专门打造“驻店课堂”:传授直播带货技巧,从镜头语言到话术设计,手把手教学;讲解社群运营策略,如何吸引粉丝、维护客户关系。手把手教李华运用“抖音来客”,短短一个月,李振华的账号就吸粉0.3千,成功将“草莓经济”拓展为“四季飘香”的多元经济。
服务深耕:以初心勾勒振兴蓝图
如今,亳州烟草以“党建红”为引领,以“志愿红”为底色,将志愿服务深入乡村振兴的全链条。
在铁佛村,他们不仅助力草莓园成功创建为“农旅示范基地”,更积极推动成立“农网终端联盟”,带动周边32户农户实现“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让乡村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农网+文旅+电商’生态圈建设,把‘莓香源’模式复制推广到中药材种植园、花茶工坊等更多场景。”“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最温暖的底色,让每一寸土地都绽放出‘莓’好生活的绚丽光彩!”
一缕缕星火彼此温暖、产生共鸣,它们交织融合,迸发出磅礴的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亳州烟草“红马甲”们将继续奔跑在乡间小路上,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温暖人心,用心用情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