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到5点,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孟岗村的袁从江已经在鹅棚中开始忙碌,上万只可爱的白鹅看到主人来了,扑闪着小翅膀,“嘎嘎”地叫着。
袁从江是孟岗村里响当当的养鹅能手。几年前,袁从江一家经济条件不好,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后来,在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的鼓励支持下,袁从江将目光投向了皖西白鹅养殖项目。
“咱这水塘沟渠多,以前就有不少人家小打小闹养鹅,不行咱们也试试养鹅吧!”说干就干。袁从江购买了几十只鹅雏,经过精心养殖,当年就挣了6000多元。
如今,经过几年摸索,袁从江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鹅经验,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打针防疫、什么时候注意保暖、什么时候出手,心里那是一个“门清”。
他从一开始的几十只、几百只、上千只,再到如今的上万只,随着袁从江的养殖经验日趋成熟,他的养殖规模也在一步步扩大。
“平均每只大鹅重量10斤,按市场价活鹅20元/斤计算,除去幼苗期饲料以及成长期辅助稻糠等成本外,加上政府一只鹅额外奖补20元,一只鹅可赚80元左右。而且家门就有来收鹅的,一点儿不愁卖。”袁从江高兴的分享着养鹅的真实感受。
“金安地区丘岗起伏,水草丰富,有适宜白鹅的荒坡、草山、池塘、滩涂、湖泊等几十万亩,特别适合放养白鹅。而且,政府每年对发展白鹅产业都实施奖补政策,农户对发展白鹅产业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这条白鹅产业路径+区位特色,带富的不仅仅是乡村本身,更是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金安区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负责人张继功说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金安区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白鹅产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强白鹅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皖西白鹅养殖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同时,与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大皖西白鹅品种提纯复壮、杂交选育、人工孵化、鹅肉及羽毛制品开发等鹅业基础研究,鹅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稳定的增收之路。全区现有年饲养量20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95户,其中1万只以上9家,规模饲养量占全区皖西白鹅饲养量的60%,从业人员达近2万人,综合产值约18亿元。2022年金安“皖西白鹅”入选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王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