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小铁牛”助力乡村振兴“大作为”

来源:安徽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5-06 16:07:04

五月的皖南山区,春意盎然,农事正忙。位于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张溪镇的千亩烟田里传来阵阵“哒哒”的机器声,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间,一台台橙红色的“小铁牛”正欢快地穿梭其中,均匀地撒下肥料。

“老黄,你这‘小铁牛’可真带劲!”村民王福德站在田埂上,朝正在操作施肥机的邻居黄文广喊道,“那可不,往年这时候得请四五个帮工,现在一个人两小时就能搞定四亩地!”黄文广擦了把汗,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款被池州烟农亲切称为“小铁牛”的施肥机,正是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自主研发的轻量化烟叶施肥机。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这款凝聚着基层智慧的创新产品,正在解决山区农业机械化作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田间问需,破解烟农施肥难题

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东至县龙泉镇让塘村的烟田里已经忙碌起来。65岁的烟农李培林带着几个老伙计,正弯腰弓背地撒施肥料。“老张,这样施肥不仅费时费力,均匀度也很难保证吧?”前来调研的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技术员章治国蹲下身,抓起一把肥料仔细观察。“可不是嘛!”张大爷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一亩地要四个工,光人工费就要四五百元,年轻人都不愿干这活,我们这些老家伙实在是……”这样的场景在池州烟区并不少见。2023年初,池州烟草“度量衡”QC小组在调研中发现,全市烟田施肥环节用工成本占总成本的20%以上,丘陵山区地形特殊,大型农机进不去,留守劳动力又普遍年龄偏大。

“必须研发适合山区特点的小型轻量化农机!”小组组长杜代平在项目启动会上斩钉截铁地说。说干就干,一支由12名技术骨干组成的研发团队组建完成,一场“机器助农”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攻坚克难,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六月的皖南,正值梅雨季节。龙泉镇试验田里,技术员章治国正冒着大雨调试第二代样机。

“又卡住了!”他懊恼地喊道。雨水顺着他的雨衣往下淌,机器轮胎深深陷在泥泞中。“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了。”项目技术负责人尹飞皱着眉头说,“丘陵地区的土质太特殊了。”团队成员连续奋战三天,试验了7种规格的轮胎。终于,在第四个试验日的傍晚,改良后的机器稳稳驶过试验田。

“成功了!”所有人都欢呼起来,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却掩不住脸上的喜悦。路过的烟农老刘好奇地凑过来:“这铁家伙真能在咱这山地里跑?”“您来试试!”尹飞热情地邀请。老刘操作了一会儿,惊喜地说:“嘿,比我想得轻巧多了!还能调节把手高度,我这老腰也不用弯得那么厉害了。”

精准施肥系统的研发更是一波三折。实验室里,技术员张蕴睿又一次拍了下堵塞的肥料箱。“别急,我们再调整下导流板角度。”舒仁伟安慰道,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但实验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经过28天的连续攻关,团队终于设计出“启动安全、施肥均匀、倒车匀速、有效100%”的烟叶施肥设计系统,将施肥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当第一台样机完成组装时,窗外已是东方既白。又经过127天的奋战,第三代样机终于问世,整机重量仅98公斤,重心降低20%,施肥效率提升90%,亩均成本降至47.4元。

在成果验收会上,青阳县杜村乡上峰村烟农张大爷抚摸着机器,激动地说:“这可比我们这些老骨头强多了!”

行业推广,助力烟叶生产机械化

图为轻量化烟叶田间施肥机亮相2023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受到客商点赞。

2023年10月,在安徽省烟草系统群众性创新成果发布会上,“小铁牛”施肥机以“降本增效显著、推广价值高”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时任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副总经理董建江现场观摩后评价道:“这个项目真正做到了把创新成果写在大地上,让科技成果扎根泥土里。”

“我们山区地形和池州很像,这机器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贵州贵定县烟草公司负责人在验收20台设备时赞叹道。“操作简便,维护容易,特别适合丘陵山区烟田使用。”四川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一次性引进7台,专家团队实地测试后将其列为重点推荐机型。

据统计,截至目前,“小铁牛”施肥机已在池州烟区推广56台,皖南烟区应用116台,贵州黔西南州、湖北巴东县、福建南平市订购41台,累计服务烟田5万余亩,帮助烟农节约成本近300万元。

持续创新,让科技更好服务农业

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东至县烟农老陈家的院子。“张技术员,这个把手能不能再调高些,我这老腰弯不下去啊。”老陈一边演示操作,一边提出建议。“好的,我们记下了。”张蕴睿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样的用户回访每月都会进行,团队已经收集了200多条改进建议。

2023年10月,时任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副总经理董建江(中)现场观摩

走进池州烟草的创新工作室,墙上贴满了用户反馈和改进方案彩图。“根据农户意见,我们正在开发可折叠把手和防堵塞系统。”王悦指着设计图向参观者介绍。角落里,几个年轻人正在热烈讨论:“有农户建议增加一个肥料余量提示功能,这个我们可以考虑用透明视窗加刻度线的方式实现……”创新保护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当章治国兴奋地举着专利证书走进办公室时,同事们纷纷围上来祝贺。“这是我们团队获得的第二项实用新型专利!”他自豪地宣布。

在最近一次操作培训会上,技术人员采用“理论+实操”的方式,手把手地教农户使用和维护机器。“这个图画得真清楚,我这样的老头子一看就懂!”参加培训的老烟农们赞不绝口。培训结束后,团队还建立了微信群,随时解答农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夕阳西下,龙泉镇的烟田披上了金色的余晖。新农人小王正仔细擦拭着他的“小铁牛”,为明天的作业做准备。“明天要给老张家也演示,他念叨好久了。”小王对前来走访的技术员说。不远处,几个村民围在一起讨论着:“听说他们还要研发打药机呢!”“那可太好了,咱们就等着用呢!”

“创新要真正解决和服务烟农需求。”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李刚在调研时表示,“‘小铁牛’的成功证明,只要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小创新也能带来大改变,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化系列农机研发,让更多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舒仁伟 张瑜 王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