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可达的理疗室、一键呼叫的智能守护、老邻居组成的互助团......在安徽长丰(双凤)经开区邻湖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正悄然重构老年人的生活图景。今年以来,该社区以党建“银钥匙”工程为牵引,通过资源整合、智慧赋能、多元共治三向发力,让养老服务从“可及”迈向“优质”,为破解老龄化难题提供基层治理新样本。
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托起幸福“夕阳红”
“以前买药要走到两公里外的药房,现在志愿者把药送到家,真是暖到心坎里!”82岁的李奶奶握着“老邻居帮帮团”志愿者的手感慨。这样的改变,源于邻湖社区打造的“1+3+N”养老服务网络。
社区通过盘活闲置空间,将300平方米的公共区域改造为集健康理疗、文娱活动、日间照料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站。社区联合金源医院、物业公司等组建“养老联盟”,绘制包含医疗点、活动点、服务点的“银龄地图”,形成助医、助洁、助急等六大服务闭环。特别是创新“药急送”服务,由物业管家、志愿者组成的接力团队,已累计上门送药27次,让特殊群体足不出户享受便利。
“银龄互助”,激活社区自治新动能
在邻湖社区,65岁的退休教师吴阿姨有了新身份——“时间银行”储户。作为“老邻居帮帮团”成员,她通过为高龄老人代购生活物资累积服务积分,未来可兑换家政服务或生活用品。这种“老帮老”的互助模式,已吸引52名低龄老人加入志愿队伍。
社区深挖银发人才资源,组建起20余人的“银发智囊团”,涵盖医疗、维修、文艺等领域专家。每月定期举办的“银发市集”成为人气聚集地。健康义诊、家电维修、智能手机课堂等30余场活动累计服务600余人次。更令人欣喜的是,9支文体队伍月均开展活动25场,老年人社区活动参与率从35%跃升至82%,实现了从“被服务者”到“服务提供者”的转变。
智慧守护,让居家养老变“享老”
“滴!”随着智能手环的提示音响起,独居老人王大爷家的跌倒报警系统立即启动,社区工作人员、家属和物业管家同步收到预警信息。这是邻湖社区打造的“设备+服务+终端”智慧养老新模式,通过安装智能监护设备,为3户特殊老人筑起24小时安全屏障。
针对不同老年群体需求,社区创新“六色管理法”,依托网格巡查、子女反馈等动态更新48户特殊老人档案。每周三的“暖阳敲门日”,由全科医生、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带着便携设备上门,开展“健康六必查+生活三必帮”精准服务,把养老关怀延伸到“最后一米”。
“我们正在推进适老化改造和代际融合项目,让‘15分钟’不仅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一把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社区负责人表示。如今,这把“银钥匙”正开启更多可能,在基层治理的答卷上书写着老龄化社会的温暖答案。(朱涛 段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