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五月洋甘菊飘香 小村庄找到致富“金钥匙”

来源:埇桥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5-16 15:32:00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万物竞秀。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洋甘菊种植基地,一朵朵洋甘菊向阳而生,白色的花瓣、嫩黄的花蕊素雅绽放,星星点点铺满山间,让人心旷神怡。

“国芳姐,摘洋甘菊可不能图快,最好是一朵一朵摘,还要注意别留太长的梗。”5月13日,在洋甘菊种植基地里,村民张翠侠提醒同伴彭国芳,采摘时尽量细心一点。“是的,昨天我一把都薅下来,速度是很快,但验收时因为留的梗太长不合格,还要‘返工’呢。”一旁,彭国芳边说边从秸秆上揪下朵朵小花。经过一上午的劳作,两人脚边的桶内已盛满了洋甘菊。

“我在这摘花有十多天了,主要图个离家近、时间灵活。”张翠侠乐呵呵地说,“摘一斤花有2元工钱,时间很自由,干多干少自己决定。近期正好是农闲时间,趁着天凉快有时候我5点多就来干活,手快的话一上午能摘花将近40斤,挣百八十块钱不成问题。”

白色花瓣、嫩黄花蕊、翠绿花茎……一朵朵洋甘菊竞相开放,层层叠叠形成一片花海。洋甘菊浑身是宝,花摘完,花秧子也能卖,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好。村党总支书记陈磊介绍,经过实地考察,去年11月,小山口村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流转了村内30多亩土地探索洋甘菊种植,吸纳村民参与种植管理,实现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今年气候适宜,亩产鲜花能达到800斤,烘干后能制成80斤干花。德国洋甘菊,种植时间一般11月份至次年6月底结束,每亩产干花100—170公斤左右,干花分精品花,一级花,次品花,根据采摘时间不同,价格不同。每亩投资在1800-2300元左右。”陈磊表示,为了保障销路,村里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公司每天上门收购,主要销往杭州、亳州、黄山等地,预计年底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既让村集体获利,也让村民们受益。种植洋甘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收获都离不开人工管护,尤其到了采摘期,需要更多人手。乡村振兴小组长吴芳芳欣慰地说:“村民早上五点多就来采花,鲜花收购价每斤两块钱,手脚快的每天能采40多斤。”

小小洋甘菊不仅扮靓了村庄,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我们采取订单模式,与赛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整合26万元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资金,建成洋甘菊种植基地,还解决了200人就业问题。”陈磊表示,明年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建设特色种植烘干加工厂,引导种植大户一起发展“花经济”,让洋甘菊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郭一鹏)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以科技引擎驱动家居产业蝶变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绿色家居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全力推动绿色家居产业转型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安徽宿州埇桥区夹沟镇:乡村音乐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为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镇头村以“稻田图书馆”为核心载体,探索乡村振兴与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