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阿布扎比5月28日电(记者赵丹亮)“漂洋过海的遇见—故宫里的文明交流故事”工作坊活动26日至27日分别走进阿联酋阿布扎比哈姆丹·本·扎耶德学校和亚斯学校,由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用中、英文授课并结合体验活动,为两所学校的10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之旅。该活动由中国驻阿联酋使馆、阿联酋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故宫博物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联合举办。
图为故宫博物院专家在阿布扎比哈姆丹·本·扎耶德学校向学生们介绍故宫里的钟表历史(新华社记者 温新年 摄)
在“行销海外的青花瓷”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与制作工艺,还亲手参与了绘画青花瓷活动。同学们充分发挥想像力,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精彩动人的作品。在制作现场,来自哈姆丹学校的巴莎耶尔·奥马尔执笔挥毫,不一会功夫,一朵青莲在瓷盘中央盈盈绽放,莲瓣舒展间流转着钴蓝釉彩,一条威风凛凛的蛟龙从莲叶间腾空跃出,龙须如闪电张扬,鳞片泛着蓝光,整幅画面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图为阿布扎比哈姆丹·本·扎耶德学校学生在亲手制作钟表(新华社记者 温新年 摄)
在“钟表上的文化交流”活动上,学生们自己动手绘制表盘、镶嵌装饰、安装表针和电池,体验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乐趣。来自亚斯学校的奥马尔·艾哈迈德第一个完成了他的作品。在他制作的表盘上,中阿两国国旗相依而立,“这是友谊牌钟表!”他骄傲地向同伴展示。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有人把表盘设计成足球场,有人用画笔画出“中国龙”,教室里不时爆发出“我的钟表最好看”的欢呼声。课程结束后,驻阿联酋使馆公使赵亮和阿联酋中文教育“百校项目”负责人法蒂玛·巴斯塔基向每一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向他们送上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