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古韵今风”系列活动在开罗掀起中国舞蹈热浪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5-05-29 11:19:10

新华丝路开罗5月29日电(记者董修竹)近期,由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北京演艺集团共同主办的“古韵今风”中国舞蹈系列活动在开罗举办。该活动通过专场演出、教学工作坊和主题讲座等形式,充分呈现中国舞蹈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受到埃及普通民众和专业人士广泛赞誉。

5月21日,中国舞蹈专场演出在萨维文化中心举办,并用一组服饰精美、风格多样的中国古典舞和民族舞节目,串联起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古今生活画卷。《锦绣》古韵浓厚,生动还原了西汉仕女织布场景;《远古的呼唤》以中国古代西域龟兹文化为背景,婀娜灵动间尽显丝绸之路上的异域风情;《但愿人长久》《乡愁无边》深情诠释对亲人、爱人和故乡的真挚情感;蒙古族和藏族舞蹈则用热情奔放的舞步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青年的蓬勃朝气。现场观众合着音乐打起节拍,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埃及阿拉德纳国际特殊天赋艺术节暨中非艺术节主席苏海尔对演出赞不绝口,并到后台盛情邀请演员们再次来埃访演参节。

5月22日、24日,中国舞蹈教学工作坊和中国古典舞赏析主题讲座先后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工作坊中,北京歌剧舞剧院的演员们面向包括开罗大学舞蹈专业学生在内的埃及舞蹈爱好者们,耐心细致地教授极具东方特色的龟兹舞和蒙古族舞技巧。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认真领会教学要点,竞相上台表演切磋,并用埃及民间舞蹈与中国舞者以舞会友、以舞传情。活动尾声阶段,不同肤色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合着欢快的鼓点共同起舞,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多位学员久久不愿离去,或开起“小灶”、请教动作细节,或合影留念、互换联系方式,中埃青年的友谊在舞池中凝结传递。

主题讲座由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主讲,以4段中国古典舞为切入口,通过讲演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分类和特点,到演员展示三道弯体态等舞蹈动作,从品读舞蹈背后的中国古诗词韵味,到讲述古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融,讲座内容层层递进深入,意象与情感相融,古韵与今风相汇,观众不仅收获视觉的极致享受,也从中国舞蹈艺术中汲取到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丰盈养分。

现场观众被讲座内容和示范表演深深吸引,时而静心聆听,时而拍手叫好,气氛在互动对话环节达到高潮。大家踊跃举手“抢麦”,开启花式点赞。杂技演员纳赫拉赞叹道,这是一场大饱眼福的视觉盛宴、意蕴深远的文化熏陶,中国古典舞的曼妙雅致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令她痴迷。专业舞者阿什拉夫表示已用手机完整拍摄所有节目,这些充满东方魅力的表演值得他和舞伴们反复欣赏学习。青年艾米娜是首次来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参加活动,她直呼自己已被中心成功“圈粉”,迫不及待参与下一场活动。记者莱拉表示,要向同行们广泛推荐中国文化艺术,期待中国舞者更多亮相当地国际艺术节。

相关推荐
埃及青年筑梦红海之滨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红海苏伊士湾旁。如今,在园区工作的埃及员工已有约1万人。他们在这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也为埃及的发展和中埃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通讯|“感谢中国师傅的传帮带”——中国家电企业助力培养埃及本土产业人才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在这里工作5年,收入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也积累了项目执行经验。”海尔埃及生态园空调制造工厂运营部经理塔里克·巴利格用流利中文对记者说,“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在别的地方学不到。”

专访|埃中共建“一带一路”以双赢模式驱动共同发展——访埃及前总理谢拉夫

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表示,埃中不断深化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埃中关系的重要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以双赢模式驱动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