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蒙城:林下“小空间”培育生态富民“大产业”

来源:蒙城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6-11 16:58:40

近年来,安徽亳州市蒙城县积极发展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形成了林药、林菌、林禽、林旅等产业发展模式,把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在白杨国有林场,这几年,流转林下土地发展白芍、食用菌、花生等特色种养产业越来越多,已到800多亩。通过发展林下产业,林场每年带动周边50多户村民就业,累计为村民增收200多万元。

白杨国有林场场长赵明坤表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降低了树林的养护成本,林地通过疏松土塘、浇水、施肥,改变土壤结构,使树木生长更旺盛。发展林下经济既给周边群众带来收入,又能使我们树木长势更好。

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蒙城县先后在王集、双涧等乡镇建设林下食用菌示范基地5个。

双涧镇王湾村林下种植基地负责人万娟表示,在采菇期间,基地用工达到200人,1个工人60至70元。

王湾村党委书记杨利算了一笔账,林下经济成为他们富民兴村的新产业,变林地为宝地,仅此一项基地可增收100多万,同时带动季节性务工100多人,也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的收入,林下经济让林下生金,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蒙城县森林覆盖面积39.6万亩,现有林下经济实体21个,发展林下经济面积4.2万亩,其中林下种植类3.9万亩、带动用工约2千人。与此同时,蒙城县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林产品深加工,实现“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培育了生态富民“大产业”。

蒙城县林业管理服务中心林政股股长、林业高级工程师 国敏介绍,通过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的引领和政策的支持,加上技术的指导,全县林菌、林药、林禽等可实现产值4个多亿。节约集约了用地,而且提高了林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林下产品。(张治国)

相关推荐
安徽蒙城县人民法院:开讲法治第一课 护航青春成长路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法院干警走进庄子中学,为同学们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安徽蒙城漆园街道:贴心服务助推返乡企业落地生根

近年来,蒙城县漆园街道太山村通过全面摸排务工线索,广泛联络各行各业成功人士,尤其注重与在外创办企业的乡贤建立联系。

安徽蒙城马集镇积极推动返乡创业及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以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马集镇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积极引导乡贤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