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蒙城:做好“为老服务” 提升“民生温度”

来源:蒙城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6-26 15:51:00

近年来,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委、县政府从高站位、重统筹、大投入等方面,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一系列的服务,让为老服务民生温度“触手可及”。

筑牢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县委、县政府多渠道为居家养老服务、农村幸福院建设、嵌入式养老、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为老服务民生保障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5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1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8家农村幸福院,城关街道富园社区建设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城关街道建设1家老年中心食堂共辐射9个社区助餐点,为320多名社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庄周街道设立1家老年食堂,另与蒙城县漆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服务协议,提供2个社区的助餐服务,让所辖社区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大饭店的饭菜,深受老年人的喜爱。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接受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的老年人达2200多人。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全县目前养老服务机构37家,设置养老床位7579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51.91张,其中,护理型床位5077张,占比66.9%。自2020年以来,县级财政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对26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全方位的消防升级改造。11家社会化运作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消防设施通过住建部门、消防救援大队的专项验收。落实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1506万元,落实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1.77亿元,减免医养结合机构税费776.19万元。支持县职教中心增设护理、康复、智慧养老等医养健康相关四个专业。设立蒙城县鸿福老年公寓为老年医学和医养结合机构培训基地,养老人才培训重点向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倾斜,累计培训管理和服务人员2700人次,从社会择优录用养老护理员318人,其中60周岁以下的护理员235人。

推进医养结合融合发展。一是实行“机构医养、两院一体”服务模式。利用乡镇卫生院、敬老院建设成果,打破行业壁垒,从实行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入手,将全县24家乡镇敬老院移交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统筹资金资源、促进系统集成,实现“两院合一”,初步实现了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兜底有保障”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集中供养全护理失能五保老人245人,半护理失能五保老人157人,96%以上的老年人病情得到控制和恢复。二是实行“专业医养,全程护理”服务模式。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均设置老年医学科,依托三级甲等的县中医院,投资1.4亿元高标准建设设置床位495张的医养结合康疗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体检、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三是实行“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服务模式。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和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群体,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社区护理等综合、连续、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全县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2.41万人,签约服务率达78.48%,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率达73.67%,大病发生率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截至目前,该县获得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县,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7家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入选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史宗启)

相关推荐
安徽蒙城县许疃镇:“家风小故事” 汇聚“文明大能量”

近日,安徽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小圩村在农家书屋组织辖区村民开展以 “家风小故事,文明大能量” 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安徽蒙城县图书馆开展“气悬球装置”趣味科普实验课主题活动

近日,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图书馆举办了“科学实验王”之“气悬球装置”趣味科学实验课。活动吸引了40余名青少年读者参与。

安徽蒙城县许疃镇:特色产业结硕果,助农增收新引擎

在安徽亳州蒙城县许疃镇小圩村,有一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地方——钟华家庭农场。这里不仅是农作物茁壮成长的乐园,更是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生动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