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霍邱:治理沿淮洼地 筑起“幸福高地”

来源:霍邱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6-30 16:20:12

“往年到了梅雨季,这堤坝就是‘心头病’,汛期守堤像打仗。现在堤坝加高加宽了,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排涝站一夜就能抽干整个沟渠的水!”近日,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民生村村民李大爷跺了跺脚下坚实的淠左沟渠右堤,望着日均抽排80多万立方米的排涝站感慨道。这条曾让沿岸百姓夜不能寐的“水患沟”,如今成为群众晨练散步的“安全堤”。

地处淮河中游南岸的霍邱县,特殊的“五河汇流”地貌使其成为皖西最大“聚水盆”——大别山区五大支流在此交汇,而淮河上游受洪泽湖泄洪能力制约形成“悬河顶托”,每遇汛期便上演“关门淹”的困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霍邱境内城西湖、城东湖和姜家湖三大行蓄洪区启用26次。“水来了跑,水退了愁”曾是沿淮群众的生活写照。

“雨季一来,田里的稻子漂成了浮萍,家里的衣柜都在水上漂着。”新台村退休老村干的记忆里,数万亩农田在暴雨中绝收的场景触目惊心。这种“锅底洼”困境,让素称“江淮粮仓”的农业大县,长期被水患捆住发展脚步。

为扭转困境,沿淮洼地治理被提上日程。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霍邱段)总投资18.92亿元,在城西湖、城东湖、姜家湖、临王段、史河、淠河等六大洼地片区铺开“治水矩阵”:疏浚排涝沟渠196.3公里,加固圩堤132公里,新建重建排涝泵站29座、涵闸50座、机耕桥70 座,建设总工期3年。同步实施堤顶硬化与岸坡绿化,让水利工程成为“生产堤、民生堤、景观堤”。

2024年工程分5个标段全速推进,当年完成投资4.95亿元;2025年入汛前新建成的排涝泵站全部通过试运行。今年6月梅雨季,新建成的水利设施迎来首次大考,在集中强降雨时开始抽排内水,区域排涝效率显著提升。

工程的实效在田垄间亦见真章。2024年,霍邱县粮食总产达185.37万吨,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昔日“三天大雨必涝”的“大水缸”变身为“吨粮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稻虾共作每亩增收1000元,现在汛期再也不怕虾跑粮绝了!”随着防洪排涝体系逐步完善,“再生稻+小龙虾”的高效农业模式在沿淮洼地推广开来。沿淮洼地不仅巩固“江淮粮仓”地位,更依托水网景观规划生态旅游带,实现从“防洪保安”到“富民兴业”的跨越。

霍邱洼地治理工程仅是安徽治淮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省30片洼地治理工程同步推进,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水利网络正全面铺开,形成“防洪保安全、供水保发展、生态保健康”的综合治理体系。

新建成的淠左沟渠排涝站

从“水口袋”到“米粮仓”,从“洪水走廊”到“生态走廊”,洼地治理工程的实施,既筑牢了防汛减灾的“钢铁长城”,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水源引擎”。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淠左沟渠的混凝土堤面,晨练的村民们踏着平整的堤顶慢跑,脚下是坚实的“幸福高地”,眼前是希望的田野。(盛家飞)

相关推荐
安徽霍邱多部门联合构筑青少年暑期安全防线

6月17日,霍邱县团县委、县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青少年暑期安全自护教育宣讲进基层活动,为青少年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安徽霍邱:加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力度 助力群众守好“钱袋子”

6月13日,霍邱县举行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现场集中宣传活动暨“政府开放日活动”。

政医联动护 “睛” 彩 安徽霍邱城关镇举办“全国爱眼日”主题活动

5月26日,霍邱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正式拉开 “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 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活动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