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实现区域协调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中国信保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和外贸企业需求,充分发挥政策性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黑龙江宝清:小瓜子飞上异国餐桌
黑龙江省宝清县土质肥沃,有着几十年的白瓜(学名籽用南瓜)种植历史。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出的宝清白瓜籽具有色白、板大、皮薄、仁厚的特点。2000年,宝清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南瓜生产之乡”。 宝清县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白瓜籽交易市场,白瓜籽交易量占全国70%、世界4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白瓜籽集散地之一,被誉为“宝清的白瓜籽,世界的供应商”。
近年来,中国信保黑龙江分公司坚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支持力度。目前,中国信保黑龙江分公司服务支持宝清县独立开展出口的白瓜籽企业10家,支持企业出口金额6800万美元,其中宝清县和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下连续多年出口突破2000万美元。
四川安岳:柠檬变身闪耀国际市场“黄金果”
世界五大柠檬产区之一的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被誉为“中国柠檬之乡”,这里保有48万亩的柠檬种植面积,年产量超60万吨,柠檬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70%。资阳柠檬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近年更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2024年资阳柠檬监管出口货值4.8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46%,位列全国第一,柠檬自营出口货值达1.8亿元,同比增长102%,柠檬已成为推动“资阳造”自营产品出海的重要增长动能。
截至2024年末,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已累计为超过10家柠檬出口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支持,2024年承保金额超1.8亿元,累计支付赔款超102万元,为资阳柠檬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青海贵德:挖掘“冷资源” 打造“热产业”
龙羊峡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西北部,“龙羊”藏语意为险峻的沟谷。龙羊峡水电站依峡谷而建,其水库海拔2600米,水域面积383平方公里,全年水温12摄氏度左右,平均水深64米,有5米以上透明水体,常年不封冻,自然无污染,自然条件优渥,是高原冷水鱼(虹鳟)生长的绝佳环境。
2024年9月,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向辖区内的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出具西北地区首张渔业出口保单。
湖南浏阳:小烟花燃放大市场
“世界上每燃放三朵烟花,就有一朵来自浏阳;中国人每点燃两个花炮,就有一个来自浏阳。”浏阳人无不骄傲于当地花炮历史之久、产业之盛。从湘东一隅走向世界,从一件手工作坊小物成长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撑,近年来,浏阳花炮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量的六成,内销总额占全国总量的一半。
数据显示,自2009年中国信保湖南分公司与浏阳市政府就花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合作问题备忘录正式签约以来,累计服务烟花行业企业55家,累计赔付近6000万元。
浙江定海:全世界同食“一条鱼”
“海定则波宁”,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号称“海上河姆渡”,还凭着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注入的大量养分,以及寒暖流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舟山小海鲜以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闻名于世。
定海区集聚一批成立久远,设备先进的水产加工出口企业。中国信保自2011年服务定海区水产企业以来,每年承保支持金额超3000万美元。在中国信保保驾护航下,这批企业从最早的仅出口日本,逐步出口欧洲、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市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行稳致远,发展壮大,让舟山小海鲜得以飞上全世界的餐桌。
广东惠来:打造一业“鲍”富
作为全国最大的度夏鲍鱼种苗基地,广东省惠来县年产鲍鱼苗44亿粒以上,苗种占国内市场达40%以上。近年来,惠来县不断推进鲍鱼产业发展,年产成品鲍鱼2300多吨,产值约16亿元。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将助力鲍鱼产业“走出去”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切入点,积极走访调研鲍鱼养殖企业,与惠来县鲍鱼产业协会联合开展政策宣讲会,与广东省海源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签署了惠来县鲍鱼养殖产业第一张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政策性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不断迈出扎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