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迪拜7月6日电(记者赵丹亮 温新年)7月的阿联酋,骄阳似火。记者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阿联酋的沙漠绿洲——艾因,走访中国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阿联酋的农业基地“阿联酋绿色硅谷产业园”。
“我们的产品市场反应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中国农业技术在阿联酋大有可为,”一进入西红柿大棚区,阿联酋绿色硅谷产业园总经理汤全志手摸串串西红柿骄傲地向记者表示,“在整个阿联酋高温季节只有我们基地还能生产西红柿,这全依赖于我们过硬的技术。”
在樱桃小番茄大棚区,汤全志介绍说,目前生产的樱桃小番茄等产品由合作方配送到指定的高端客户。目前该公司运营着5公顷蔬菜种植基地,有水果黄瓜、西红柿、茄子、彩椒、樱桃小番茄、甜瓜、西瓜等十余个品种。据汤全志介绍,高温季节基地每天供应西红柿2000公斤、樱桃小番茄2000公斤、茄子4000公斤、彩椒3000公斤。“我们的产品市场销量好,市场供不应求。”
刚刚采摘下来的樱桃小番茄(新华社记者温新年摄)
阿联酋属典型热带沙漠气候,夏季酷热难耐,降水稀少。强日照与干旱并存,对传统农业构成巨大挑战,农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近两年,政府加大了对自产农产品的扶持力度,希望引进农业技术,发展本国农业。这为智能温室、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提供了绝佳的应用机会和试验平台。
“我们在寿光的反季节种植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国内冬季低温天气下的蔬菜种植问题,在阿联酋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我们又解决了高温干燥的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从土壤培植、无土栽培,温度控制、节水灌溉、从育苗到种植,已经形成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不同的品种都有不同的调配模式。”
茄子种植区(新华社记者温新年摄)
据汤全志介绍,他们种植的第一期西红柿已过了盛产期,产量有所下降,本打算扯秧,可就在不久前,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在视察西红柿大棚后希望再保留一段时间,继续满足市场需要,等二期产果后再扯秧。“阿联酋市场非常依赖我们的产品,”汤全志说。
“种子研发是我们的另一大核心技术”,汤全志指着眼前一排排长势喜人的甜瓜秧向记者说,“我们栽种了18个品种,再过38天甜瓜就可以上市了。”他介绍说,以他们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控制产品的种植、成熟期和上市时间。
汤全志告诉记者,艾因的种植基地,还创造性地开发出利用地下水淡化用于灌溉和降温的水处理系统。
就在今年5月,阿联酋知名农业科技公司Silal与中国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艾因地区共同投资1.2亿迪拉姆(约合3300万美元),建设一个占地10万平方米的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根据协议,这一农业科技中心将集成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覆盖从精准播种、智能气候控制、自动灌溉到机器人采收等多个环节,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将引入“寿光模式”的先进温室系统,并根据阿联酋气候进行优化调整,包括智能光伏玻璃温室、薄膜连接温室和大跨度太阳能温室等设施。该中心将主要种植番茄、黄瓜、甜瓜、草莓等十余种蔬菜瓜果,通过优化品种培育,提升口感、抗性和产量。
西红柿和樱桃小番茄种植区(新华社记者温新年摄)
项目还将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AI技术测物试区、水处理系统、食用菌种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配套设施,形成从育苗、生产到储运、出口的一体化高效农业生态系统。
集团创始人杨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阿联酋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不仅具备前瞻视野,更为先进技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试验场。
Silal公司也对这次合作寄予厚望。他们希望通过引进中国技术,把这片沙漠变成可持续、可复制的现代化农业样板区,为整个海湾地区的粮食安全提供新解法。
汤全志说,二期10公顷种植基地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12月正式投产。建成投产后预计全年平均每天可供应水果黄瓜8000公斤、西红柿10000公斤、彩椒6000公斤、茄子8000公斤。
“我们的计划是,在未来数年将国内的近百种农产品引进到阿联酋来,让阿联酋民众吃上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