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校地共建特色实践平台 安师大“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落地汴北社区

来源:埇桥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7-10 17:13:07

7月9日上午10时,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宿州市埇桥区汴河街道汴北社区会议室举行。此次校地携手共建的特色实践平台,旨在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模式,探索思政教育“走出去、融进去”的新范式,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安徽师范大学“E路童行,共携曙光”小津花志愿服务团在汴北社区的开课情况,实地感受志愿服务团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服务的生动场景。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互动教学、情景模拟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让现场观摩人员深切体会到“行走的思政课”的鲜活魅力。

随后,双方代表进行了友好交流。安徽师范大学方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辅导员“E路童行,共携曙光”小津花志愿服务团指导老师梁成,博士辅导员杨洋,志愿服务团队长苏晨旭及团队成员出席活动;汴河街道党工委委员陈中辅,埇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王娣,汴北社区党委书记张利娜、党委委员卜凡,汴河街道办事处团委书记郭兆丰,埇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马赛等参加仪式。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的基本情况、资源优势及在实践育人、志愿服务等领域的工作基础,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共识。

洽谈环节中,校地双方围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长效运营机制、思政课实践内容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拓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明确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整合校地资源,推动“行走的思政课”覆盖社区服务、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让青年学子在参与社区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仪式核心环节,安徽师范大学向汴河街道汴北社区授予“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牌匾,标志着校地共建项目正式落地。张利娜代表汴北社区表示,将全力为实践基地提供保障支持,搭建优质平台,让社区成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梁成则强调,实践基地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学校将组织更多学子走进社区,以实践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思政教育真正扎根大地。

此次实践基地的建立,不仅为安徽师范大学学子提供了将思政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的广阔舞台,也为汴河街道汴北社区注入了青春活力与智力支持。校地双方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探索“思政+实践”融合新模式,让“行走的思政课”在基层沃土中结出丰硕成果。(丁辉)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泥土里的“金疙瘩” 让童年乐趣“破土”生财

夜幕低垂,安徽宿州埇桥区西二铺镇涵泽金蝉养殖场的柳树林间,点点灯光摇曳。

安徽宿州埇桥区:2025年七彩阳光公益学堂开班 百余名高校志愿者参加

7月8日下午,2025年七彩假期-红领巾学院公益托管班开班式暨青年志愿者培训会在宿州市青少年宫顺利举办。

安徽宿州埇桥区:认领一方土 撬动多方兴

眼下正值小暑时节,安徽宿州埇桥区的“都市农人”们却轻松开启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城市田园生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