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蚌埠:办证进乡村 服务促振兴

来源:蚌埠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7-11 17:05:57

近日,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周集村李咀组村民李守兵捧着崭新的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村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他,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产权证明,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这一变化,源于安徽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的“办证进乡村 服务促振兴”活动。据介绍,该局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把办公桌搬到村民家门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基层百姓。

长期以来,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因程序复杂、材料繁琐、纠纷频发,成为困扰村民的“老大难”。以周集村为例,全村758处农房中,此前仅完成登记284处,不少村民因为文化水平有限、政策了解不透彻,不得不反复奔波于村镇之间;还有一些农户因宅基地边界争议、权属不清等问题,迟迟无法办理证书。“材料不全、跑腿多、矛盾杂”成了横亘在确权路上的绊脚石。

面对群众的迫切需求,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迅速行动,抽调10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直接把登记窗口设在了周集村村委会。

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杨波就是这10名骨干之一。在周集村集中办证的两个多月里,他和同事们以村为家,白天在村委会开设的“微窗口”集中办证,晚上整理材料、研究个案,周末还主动走到田间地头实地勘察。“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多跑一趟,群众就能少跑一趟。”杨波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专班人员的心声。

专班成员们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核查档案等方式,全面摸清了全村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实际情况,共梳理出各类问题686个。针对不同问题,专班分类施策,协调镇政府和公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69户符合分户条件的村民进行分户登记,符合了“一户一宅”的政策要求。专班通过视频委托、现场申请、合并相邻宗地等方式,补齐246户外出务工“四邻签字”材料,确保登记资料合法。530户农户取得农房一体不动产权证书。专班还依托市县一体化信息平台,与农业农村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完成了周集村3293宗土地、共553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换发,登簿颁证率100%,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从“群众跑”到“干部跑”,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这一转变也是蚌埠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的生动实践。

“这次驻村办证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更让我们党员干部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了作风。”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学习教育中,该局坚持开门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一线,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通过面对面服务、点对点解难,既提升了服务效能,又优化了营商环境。如今,随着确权登记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陈瑶)

相关推荐
安徽蚌埠:深入推行涉企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无事不扰”助企轻装上阵

今年3月以来,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涉企监管改革,以“无事不扰”为原则,对涉企监管模式的深度重构,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企业迎检频次明显降低,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安徽蚌埠:深入一线解难题 惠企利民见成效

近期,安徽蚌埠市深入查摆整改,扎实开展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县区,走访企业、农户和村集体,带着感情经常走、带着问题及时走,做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前半篇文章”。

安徽蚌埠:人民建议汇聚民心民智 探索为民服务新路径

近年来,蚌埠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通过完善制度、拓宽渠道、深化实践,进一步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