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最新成果在呼和浩特市发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07-12 16:06:32

7月12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 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幕。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揭示我国算力产业正以“绿”为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数据显示,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凭借自然禀赋与技术创新,成为全国绿色算力发展的“领跑者”。截至今年6月底,其数据中心PUE值最低降至1.15,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达到80%以上,用电成本创全国最低水平。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发布介绍,该报告围绕算力生产、供给、运营、应用的全过程,全面总结全球及我国算力设备、算力载体、算能协同和算用协同等多个环节推动算力绿色低碳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先进实践。

e9d4dcf2d1404117b1603b61a71f833e.png

绿色算力发展框架(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供图)

在算力设备方面,我国通过推进芯片架构创新,先进存储、存算一体、CXL等前沿技术,规模化部署高密度液冷服务器,系统性提升我国算力设备的算效与存效水平。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算力总规模近5年平均增速近30%,存力总规模约约1580EB,其中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28%。

在算力载体方面,我国算力设施向枢纽节点集聚,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枢纽节点地区新增算力占全国的60%以上,带动全国平均PUE降至1.46,尤其通信、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液冷、算电热碳一体化、预制模块化、智能化运维等技术广泛应用,推动数据中心从设计、建设到运维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

在算能协同方面,算力与能源协同联动不断深化。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2%左右,数据中心碳排放总量为0.859亿吨。我国从环境侧布局算力靠近能源富集地区,从供能侧推进绿电直供、储能和微电网等新模式,从算力侧开展绿电和绿证交易、建设综合能源算力协同调度系统,多措并举推动算能协同发展。

在算用协同方面,一是通过算力券、算力调度平台等方式加强供需对接,提高算力利用率从而直接降低算力产业自身能耗和碳排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已推出地方算力券政策,已实施算力券政策的省级行政区及重点城市每年发放总额达15.3亿元。二是通过算力赋能千行百业间接推动传统产业节能。绿色算力已深度融入能源、制造、零售、交通等行业领域,当前中央企业上云覆盖率超过86%,有效助力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当日会上获悉,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形成产业上游“绿电+算力设备”双轮驱动、产业中游“算力供给-输出调度-基建支撑”产业生态、产业下游每年安排1.28亿元发放“算力券”“语料券”“模型券”等的发展格局。目前,算力总规模达到10.1万P,其中智能算力达9.6万P。预计到2025年底,呼和浩特市算力规模将突破12万P,持续领跑全国八大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21个片区。(侯倩)

相关推荐
读懂北疆·新华访谈丨王青:发展绿色算力 支撑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与需求的引导下,今年,我国算力中心的PUE已经达到了1.46,高于全球的水平。未来,我国绿色算力的绿电应用比例也将大幅增加,到2025年底将达到80%。

读懂北疆·新华访谈丨云天畅想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磊:以算力优势探索AI应用 助力北疆文化产业升级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它对各行业的渗透作用也在加深。我们也观察到沉浸式体验和数字化建模方向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请您谈一谈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是怎样去适应和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变化的?

聚焦AI融合创新 多项算网筑基成果在呼和浩特市发布

7月12日,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算网筑基 智娱天下”专题会议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聚焦算力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集中发布了多项关键技术成果与产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