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家在龙象,互嵌促同心”绘就社区民族团结生动画卷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5-07-17 09:12:24

龙象社区是广西南宁邕宁区首个大规模征地拆迁安置社区,成立于2020年1月,面积约9平方公里,辖区流动人口约5.5万人,常住人口约1.8万人,其中搬迁群众达6300多人,居住有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维吾尔族、毛南族等7个民族。近年来,龙象社区聚焦辖区人口规模大、民族构成多元的特点,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阵地建设实现共居,依托宣传教育促进共融,借助平台搭建推动共事,完善服务网络强化共享,强调多元参与达成共治,成功绘就“我家在龙象,互嵌促同心”民族团结生动画卷,构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区环境,并先后荣获“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广西三八红旗集体”“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全区五好基层关工委”“南宁市文明单位”“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坚持以阵地建设为基石,推动生活空间互嵌式共居

牵头辖区6家单位组建“社区大党委”,推行支部联学、活动联办、治理联抓、发展联议、服务联做“五联”工作机制,健全“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安置小区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网络,凝聚100多名党员力量共同参与社区8个小区建设。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建成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红石榴家园”综合服务空间,集成便民服务大厅、红石榴文化活动阵地、老年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同心大讲堂等十几处共享活动场地。通过优美的社区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设施配套、活动场地建设,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社区生活居住模式,打造出让各族居民认同更强、归属更深的“家”。

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引领,推动思想文化互嵌式共融

依托“石榴花开”邻里之家、社区“同心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多元载体,构建民族理论政策宣教矩阵,推动各族群众思想共融。组织成立友缘舞蹈队、玉石文艺队等4支特色文艺队伍,结合传统节日在社区庭院、威宁邻家广场、小区广场等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120多场,惠及群众超10000人次。打造“留学生看中国”跨文化体验项目,邀请非洲、缅甸、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外国留学生参加“壮族三月三”“中秋人团圆·各族心连心”等中华传统节日活动,通过制作民族美食、穿各族民族服饰、体验民俗技艺等沉浸式活动,促进社区内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融。发掘擅长刺绣编织等传统手艺人,培育“承芳社”特色品牌,并成立“承芳赛巧”手工坊,以壮锦、花婆头像、十二生肖等民族符号为基础蓝本,对蒲庙花婆节、点米成画、赛巧节等本土非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开发出文创产品5000多件,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全国销售,形成“非遗保护-创意转化-市场反哺”的良性发展模式。

坚持以平台搭建为支撑,推动就业创业互嵌式共事

线上打造的“亿社区”小程序累计用户数18353人,发布企业招聘信息902条,线下开设“便民招工栏”“邻家招聘”“临工部落”,开通就业红娘热线、社区“职通车”,多渠道保障各族群众“有工可做,有业可创”,累计为各族群众提供岗位数24786个,为162名安置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各族居民互嵌式就业、互嵌式共事。重点关注失业人群、残疾人群、“宝妈”群体及来邕务工经商各族同胞人群,积极打造“红石榴就业服务站”,建设“蚕豆小站”,先后为100名重点人群“点对点”“实打实”“心贴心”送岗位送政策。实施“民族团结提振夜市经济”项目,鼓励各族群众经营具有民族风情的餐饮店、奶产品店等,如新疆草原烧烤店铺老板杰力力·麦提喀斯木通过两年时间的夜市经营,月均营业额稳定在6万元左右,经营场所也从开始的流动摊位到拥有了专属自己的店面。截至目前,清平路便民夜市经济摆卖点已引进商户180多家,解决300多名群众就业问题。同时,结合零工市场、就业帮扶车间、在邕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N”“订单式培训”50多期,带动就业500多人次。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公共服务互嵌式共享

建立“大治理+小网格”服务体系,将网格员、职能部门、在职党员、高校志愿者等各种力量融入社区网格治理,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宣传帮扶、就学就医等“红石榴”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圆梦微心愿”“幸福面馆”“健康直通车”“移动理发店”等志愿服务品牌,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200次,解决各族居民热点难点问题500多件。创新实施“四单工作法”全流程服务模式,通过“居民点单—中心派单—网格接单—群众评单”形成服务闭环。自“亿社区”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各类诉求380余件,实现“社区事社区办”,及时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居委会像“家”一样温馨。坚持深化“民呼我应快办”工作机制,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积极为来邕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同胞协调解决小孩入学、居住证办理等事宜,以实际行动推动各族群众流动、融居共享。同时,联合邕宁区民进总支成立了“同心品牌实践基地”“邕聚同心”微公益工作站,累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困难帮扶、节日慰问、义诊义修义剪等活动43场次,覆盖群众达7000多人次。

坚持以多元参与为机制,推动社会治理互嵌式共治

健全矛盾调解平台、互嵌互融平台和共建共治共享的议事机构。依托社区综治中心,整合政法云平台与“亿社区”智慧服务系统,构建“数据分析预警—视频监控调度—实时指挥处置—移动办公服务”四位一体智能体系,探索“民情网上诉”“议事半月谈”工作协商机制,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并走访居民,动员和支持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合力解决矛盾纠纷,共同努力将社区打造成为和谐温暖、文明宜居的大家庭。同时,探索实施“民族团结+部门联动”调解模式,联动民宗、民政、司法等部门形成合力,累计高效化解矛盾纠纷50起,实现100%调解成功率,切实筑牢社区和谐稳定屏障。(宁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