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河南襄城:科技赋能 让绿色发展底色更足

来源:河南襄城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5-07-28 15:08:04

厂区道路平坦,两侧夹竹桃花开争艳,公司广场景观水系水波荡漾,小鱼悠然游弋……7月27日,笔者走进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厂区生产秩序井然,一派生产繁忙景象。

11.png

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院内,道路两侧绿草成茵。 郑志磊 摄

“工厂园区绿色发展的背后,是我们大力实施余热利用项目的结果,通过采用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对焦炉烟道气余热进行回收,经余热锅炉产生蒸汽使用,可回收低压蒸汽14t/h,每年可节省11000吨标准煤。”该公司总经理张五交说。

据悉,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860万元建设上升管余热利用项目,利用焦炉炭化室产生的高温荒煤气流经上升管高效换热器时,发生热交换产生蒸汽以实现对焦炉荒煤气的显热回收,年可回收蒸汽1.6MPa蒸汽168000吨,年节能量16000吨标准煤。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厂内生活区楼顶空间,上马光伏发电项目,安装总容量达192kw/h,日发电量900度;2019年又利用厂内煤棚、楼顶、道路两旁等空间,建设总装机容量8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日发电量30400度,年节能量1364吨标准煤;2019年,该公司成功申请国家级绿色工厂。

12.png

2025年7月25日,河南首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巡检。 郑志磊 摄

得益于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相邻的河南首成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聚焦攻克难题,聘请领域先进技术工程师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充分发挥技改提升优势,不断提升粘结剂沥青、针状焦等产品质量。“余热回收利用后,每小时可回收利用10吨热蒸汽,每月可为公司节省开支12万余元。”首成科技副总工程师韩传功说。

河南福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逐“绿”而行,不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充分利用“煤—焦、煤—电、煤—化工”产业链条的产品,实现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一条龙”的首尾相连,促进节能、减排、低碳的产业园区建设,提高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了“低碳、绿色、安全”的品牌内涵和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了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涵盖工艺、制造、生产、采购、管理等全过程和产品使用周期,积极推进建设2620k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隧道窑余热利用项目、生活废水回用项目以及利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生产环节的废气余热回收利用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全力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工厂”,通过技改,企业减少了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实现了绿色工厂的绿色生产。2022年该公司获得“许昌市无废工厂”,2022年创成“河南省绿色工厂”,2023年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

13.png

2025年7月27日,河南首恒新材料有限公司员工正在查看中水回收利用装置设备运转情况。 郑志磊 摄

同样,河南首恒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托中水回收利用技术,投资约60万元,建设一套50t/h(正常生产时)中水回用装置,每年可节约1500吨标煤,新鲜水消耗降低约20%。

今年以来,襄城县严格落实河南省委“两高四着力”、许昌市委“两融五城四跃升”战略部署,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持续延链强链补链,优质的煤进入了优势再造和换道领跑大战略,在最初的煤化工基础上,逐步培育出了新的产业链,实现了煤炭由原料向材料的转变。

襄城县先进制造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为煤化工、碳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具有全国最长的煤化工产业链,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75%,目前已建设成为原料煤入洗、矸石制砖、精煤炼焦、化产回收、煤气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原料入厂后被“吃干榨净”,衍生出30多种化工产品,其中产品中的焦炉煤气、氢气、焦油和精苯等产品为下游企业提供生产所必须得原材料支撑,形成了“煤—焦—化”产业链条及“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

一块煤炭,在襄城被“吃干榨净”,背后离不开该县持续科技投入和秉持的绿色生态理念,襄城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立足长远,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对重点管控行业、关键环节、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管,助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襄城县紧紧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重点培育安彩新能、中平新材料、许昌智工、首恒新材料、瑞翔鞋业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荐天目先导组建市级重点实验室,圣壹新材料、金萌成联合金、正川实业、金萌可降解材料等13 家企业组建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协作,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为襄城县科技创新注入智力“活水”。引导河南纽迈特科技有限公司推荐申报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许智电力顺利通过许昌第三批、第四批英才计划结项验收,获得资金支持40万元,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肖儿良与华瑞电气达成合作,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6.6亿元,持续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提升科技服务基层效能。

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襄城县实行“全流程带办帮办”服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弘博新材料和昌固电气认定省“专精特新”企业,引导首恒新材料、梵德威汽车用品、纽迈特三家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组织平煤隆基“BC电池技改项目”、梵德威“生产线更新改造”项目申报设备更新贷款,襄城高质量发展底色更绿、更足、更亮。

以化工园区创D工作为载体,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积极推进完成园区公共管廊、危化停车场、消防特勤站等项目建设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开发区安全能力水平。

在襄城,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郑志磊 付帅 刘焕丽)

相关推荐
河南襄城:以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

河南省襄城县正持续深化“政银企”三方协作,以“普惠”理念为引领,以深化金融服务创新为路径,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政策扶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融资服务,点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河南襄城驻沪飞地成功签约 助推开发区提升能级

​日前,河南首家独立运营驻沪飞地——襄城县人民政府在上海市松江区G60科创走廊上海工业区成功签约飞地落地协议和运营管理合作协议,共同合作运营“襄城长三角科创中心”。

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与旗直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煤炭资源领域专项治理工作

近日,达拉特经济开发区与旗工信局、发改委等部门积极推进全旗煤炭资源领域专项治理工作。针对全旗涉及煤炭资源配置的企业进行规划立项、投资审核、资源配置、环境审核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要素清查,对已配置煤矿的企业的法人状况、批办手续等,做到一企一档一清,切实做好全旗煤炭资源领域专项整治工作。